喀尔喀车臣汗部右翼中右旗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东至依札噶尔山接本部右翼中前旗及右末旗界,西至鄂罗克依山接本部右翼中旗界,南至巴噶额里彦山接本部右翼中旗及各翼中前旗界,北至拖诺接本部右翼中前旗界。有佐领一个半。会盟于克鲁伦巴尔和屯盟。首任札萨克车棱旺布初为协理台吉,隶本部右翼中旗。康熙五十年(1711)叙追击巴尔呼逃人功,授一等台吉。次年授札萨克,掌本旗。雍正元年(1723)剿额鲁特逃众,尽擒之。二年,封辅国公。乾隆四十六年(1781)议叙,诏准其后嗣世袭罔替。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东至依札噶尔山接本部右翼中前旗及右末旗界,西至鄂罗克依山接本部右翼中旗界,南至巴噶额里彦山接本部右翼中旗及各翼中前旗界,北至拖诺接本部右翼中前旗界。有佐领一个半。会盟于克鲁伦巴尔和屯盟。首任札萨克车棱旺布初为协理台吉,隶本部右翼中旗。康熙五十年(1711)叙追击巴尔呼逃人功,授一等台吉。次年授札萨克,掌本旗。雍正元年(1723)剿额鲁特逃众,尽擒之。二年,封辅国公。乾隆四十六年(1781)议叙,诏准其后嗣世袭罔替。
见“集宁路”(2250页)。
见“朱舍里部”(793页)。
契丹语音译,亦作“忒里蹇”。“皇后”之意。《辽史·后妃传》:“辽因突厥,称皇后曰‘可敦’,国语谓之‘脦俚寋’尊称曰‘耨斡’。”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见“述垒”(1347页)。
1887—1962中国现代著名民族史学家。原名毓玺,字静庵,号千华山民。辽宁省辽阳县(今辽阳市属灯塔县)人。191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国文系。1920年后,投身政界,先后任黑龙江省教育厅科长、吉林交涉署
清代八旗官兵冬季畋猎之称。古有春蒐、夏苗、秋狝、冬狩之分,清代沿之。康熙二十一年(1682)迄嘉庆六年(1801),八旗官兵相沿于每年冬季举行步猎二三次,于京城外就近演练以习武,委官充当临时营总或由都
见“遥里”(2370页)。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正统(1436—1449)后设。《满洲源流考》将该卫与永乐七年(1409)三月和永乐八年(1410)十二月所设木里吉卫均称作默尔根卫或默尔根河卫。
契丹人保存尸体的方法。史载,大同元年(947)四月,辽太宗耶律德光自中原汴京(今河南开封)归北,卒于途中,契丹人破其尸,摘除肠胃,充以盐,载之北去,中原人称之为“帝羓”。
西夏仁宗皇后。本宋朝人,战乱陷于西夏国,入宫数年。天盛十九年(1167)三月,仁宗李仁孝立为后,子纯祐继位后尊为太后。天庆七年(1200)正月,中风久不愈,纯祐遣使求医于金,金派太医来治,并赐药。天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