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哥巴文

哥巴文

我国纳西族曾使用过的一种音节文字。“哥巴”是纳西语“弟子”、“徒弟”的意思。因为哥巴文创制于东巴文之后,又有不少字来源于东巴文的简化形式,所以改名“哥巴”,表示以东巴文为师的意思。有的学者认为哥巴文早于东巴文,也有人认为东巴文中的图画文字产生最早,其次是哥巴文、东巴文中一字一音的象形文字出现最晚,它是在哥巴文的影响下产生的。从几种类型文字所写的经书种类和册数看,图画文字经书最多,哥巴文经书很少,一字一音的象形文字经书更少。哥巴文主要使用于云南省丽江一带和维西的部分地区,笔画简单,一个字表示一个音节。但标音不标调,必须依赖上下文才能读出正确的字音,确定其意义。纳西语约有300多个音节,而哥巴文由于重文别体很多,其数目则比纳西语的音节多得多。再者哥巴字体不大固定,因地、因人而异,形成一音数字,有的同字异义,只好由读者自己去揣摸确切含义。关于哥巴文字型结构的来源,大体有以下几类:(1)选用笔画简单的东巴象形字;(2)取东巴象形字加以变化或简化;(3)采用笔画简单的汉字,或取其形,或取其音、形,或取其形、义;(4)用表意的方法造字。哥巴文自左向右横写,流传不广,文献不多,影响远不如东巴文。

猜你喜欢

  • 阿布杜勒

    见“阿卜杜拉伯克”(1239页)。

  • 朵儿班

    蒙古尼伦诸部之一。一说为都儿鲁斤诸部之一。又作朵儿边、朵鲁班、秃鲁班、度礼班、都鲁班。由孛端察儿(成吉思汗十世祖)的伯父都哇锁豁儿4个儿子之后裔组成。蒙古语称“四”作“朵儿班”,因系四子之后,故名。游

  • 黑铺

    族名。又作黑普、黑濮。哈尼族他称。康熙《元江府志》卷2“彝人种类”:“黑铺,其俗与阿泥同,而言语微异。”康熙《新平县志》卷2又作黑普。雍正《云南通志》卷24、道光《普洱府志》作黑濮。近代哈尼族中仍有一

  • 哈剌哈千户所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所之一。永乐四年(1406)二月,木伦河野人首领马八张等来朝,命以其居地置所,据考在今内蒙古新巴尔虎左旗与蒙古国境内的哈拉哈河流域。

  • 中尚院

    见“中尚监”(294页)。

  • 鹘笃骨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石烈(相当于“县”,或“乡”)的名称。契丹开国初,创※宫卫制(斡鲁朵),诸宫卫与其它部族下置石烈。鹘笃骨为辽兴宗※延庆宫下之一石烈。

  • 兀勒阿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嘉靖(1522—1566)间设。《满洲源流考》改作斡赉城卫,并说清代有斡赉城,在宁古塔(今黑龙江省宁安县)之北,混同江(松花江及其注入后的黑龙江)之南,与摩和啰噶珊相近。

  • 笔写记

    即“笔写契”(1883页)。

  • 李嗣源

    867—933五代后唐皇帝。926—933年在位。本代北胡人(一说沙陀部民)。汾州刺史李霓(一作电)之子。生于应州金城县(今山西应县),名邈佶烈。骁勇,善骑射。从沙陀部李克用征战,被收为养子,从李姓,

  • 义巴来

    见“亦不剌”(87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