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和硕特

和硕特

蒙古旧部名,清代卫拉特蒙古四部之一。其首领为元太祖※成吉思汗之弟※哈布图哈萨尔(合撒儿)后裔,姓博尔济吉特,原属于科尔沁部。本驻牧呼伦贝尔、额尔古纳河一带。15世纪前期哈布图哈萨尔七世孙阿克萨勒岱卒后,由于长子阿鲁克特穆尔势力逐渐强大,迫使次子乌鲁克特穆尔西奔投靠脱欢太师,成为卫拉特联盟成员。“和硕特”一说为“每两个中的一个”之意,即从各部中抽出一部分人组成新分支,其属民还包括乌济叶特人。16世纪后期博贝密尔咱始称卫拉特汗,其子孙哈尼诺颜洪果尔、※拜巴噶斯、※图鲁拜琥(固始汗)继之,先后担任卫拉特楚固拉干(会盟)盟主。初牧于额敏河两岸到乌鲁木齐。明崇祯十年(清崇德二年,1637)前后,图鲁拜琥率所部徙牧青海,分左右两翼,是为青海和硕特部之始。十五年(1642),以维护黄教(藏传佛教格鲁派)为名,兴兵入藏,占据青藏高原。雍正三年(1725),清廷设青海和硕特盟,编置佐领,以札萨克统之,和硕特为21旗。拜巴噶斯之一支迁至阿拉善,于康熙三十六年(1697)建立阿拉善和硕特额鲁特旗。另有新疆珠勒都斯中路巴启色特启勒图盟和硕特三旗、科布多哈弼察克新和硕特旗等。

猜你喜欢

  • 河西敕勒

    敕勒之一部分。即指黄河河套以西地区的敕勒。北魏神䴥二年(429),太武帝拓跋焘将数十万敕勒(高车)从漠北迁于漠南。次年,敕勒新民(包括一部分柔然人),不堪忍受北魏将吏侵夺,欲待牛马饱草后

  • 青海善后事宜十三条

    清加强统治青海蒙藏各族条款。雍正二年(1724),青海蒙古和硕特部罗卜藏丹津之乱平定后,抚远大将军年羹尧奏准施行。内容主要包括7方面:一、令青海蒙古各部落编旗分佐领,分别游牧,毋相统属。各级王公,分别

  • 白桦法典

    明末喀尔喀蒙古法典。1970年以普日来为首的“苏蒙考古学调查队”,在蒙古国肯特山麓布尔根地方答兴齐楞苏木一佛塔中发现一些法律文书,以蒙文书写于白桦树皮上,长10厘米,宽14厘米,左端装订成册,包括18

  • 吉林摩崖

    刻石题记。亦称阿什哈达摩崖。位于吉林市东南15公里阿什哈达屯松花江北岸山上。为明代两摩崖文字刻石。第一刻石刻于断崖绝壁上,坐北朝南,其下临江。刻石范围通高135厘米,宽70厘米。第二刻石在第一刻石西3

  • 达隆巴·阿旺丹丘桑布

    明末清初藏传佛教达陇噶举派僧人。藏族。著有《达陇教史》,成书于清顺治五年(1648,一说康熙八年,1669)。该书专述噶举派达陇支系的历史。全书447页,另有增补53页。以木刻版传世。版藏达陇贝甸阿佩

  • 安西州学

    清代甘肃官学名。校址在州所在地(今甘肃安西县)。乾隆三十八年(1773)由府学改置。每年通过考试录取文童6名,武童6名。设学正1员。

  • 木沙簇

    明代藏区部落名。属洮州卫,在今甘肃临潭县境。成化二十二年(1486),族人锁南藏入朝贡马及盔甲等物,明廷赐宴及彩缎、绢、钞有差。后弘治三年(1490),八年(1495)及万历五年(1577),十年(1

  • 泽登札布

    见“对音库尔呼图克图五世”(643页)。

  • 不只儿

    见“布智儿”(468页)。

  • 梁河设治局

    行政区划名。民国二十年(1931)置,相当于县一级。治今云南省梁河县。明清为※南甸宣抚司,属傣族刀氏土司统治。民国初年设八撮县丞。当时行政区划为三山、四㽘、八撮,县丞管八撮,故又名八撮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