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和硕特

和硕特

蒙古旧部名,清代卫拉特蒙古四部之一。其首领为元太祖※成吉思汗之弟※哈布图哈萨尔(合撒儿)后裔,姓博尔济吉特,原属于科尔沁部。本驻牧呼伦贝尔、额尔古纳河一带。15世纪前期哈布图哈萨尔七世孙阿克萨勒岱卒后,由于长子阿鲁克特穆尔势力逐渐强大,迫使次子乌鲁克特穆尔西奔投靠脱欢太师,成为卫拉特联盟成员。“和硕特”一说为“每两个中的一个”之意,即从各部中抽出一部分人组成新分支,其属民还包括乌济叶特人。16世纪后期博贝密尔咱始称卫拉特汗,其子孙哈尼诺颜洪果尔、※拜巴噶斯、※图鲁拜琥(固始汗)继之,先后担任卫拉特楚固拉干(会盟)盟主。初牧于额敏河两岸到乌鲁木齐。明崇祯十年(清崇德二年,1637)前后,图鲁拜琥率所部徙牧青海,分左右两翼,是为青海和硕特部之始。十五年(1642),以维护黄教(藏传佛教格鲁派)为名,兴兵入藏,占据青藏高原。雍正三年(1725),清廷设青海和硕特盟,编置佐领,以札萨克统之,和硕特为21旗。拜巴噶斯之一支迁至阿拉善,于康熙三十六年(1697)建立阿拉善和硕特额鲁特旗。另有新疆珠勒都斯中路巴启色特启勒图盟和硕特三旗、科布多哈弼察克新和硕特旗等。

猜你喜欢

  • 格登山

    新疆山名。见《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等书。“格登”,西蒙古语,“脑后骨高”之意,形容此山拱起如后脑骨。位于今新疆昭苏县西南。乾隆二十年(1755),将军班第平定伊犁,以25骑夜袭准噶尔汗达瓦齐于此,叛军

  • 八角鼓舞

    白族主要舞蹈之一。跳法与※霸王鞭舞略同。跳双人对舞时也有“背合背”、“心合心”、“脚勾脚”等竞技动作。舞动时,根据动作的繁简与走向,又形成“凤穿花”、“双采花”、“五梅花”、“一条街”、“龙吐水”等各

  • 交换婚

    一种集团与集团或个人与个人之间相互交换妻子或丈夫的婚姻形式。萌芽于两合氏族外婚制阶段。当时禁止男女在本氏族内互相婚媾,而是甲乙两氏族结成互婚联盟,各以对方氏族之异性为夫妻。此称直接交换婚。由于两个氏族

  • 北魏显祖

    见“拓跋弘”(1356页)。

  • 都思噶尔

    ?—1653清初蒙古王公。阿巴噶部人。博尔济吉特氏。元太祖※成吉思汗异母弟※别里古台后裔,布达什哩子。号巴图尔济农,初服属察哈尔部,后因不堪察部侵虐,依附喀尔喀。天聪三年(1629),遣使贡马于后金,

  • 达麻里别古部

    见“达密里部”(734页)。

  • 绰克大赉

    清末内蒙古哲里木盟札赉特旗反垦斗争领导者。原以台吉身分任该旗梅伦。光绪三十三年(1907)夏,被委派为该旗垦务行局帮办。会同总办哈丰阿办理放垦事务。鉴于哈丰阿勾结官府,不顾蒙古农牧民生计,大量放垦、掠

  • 苻宏

    ?—405十六国时期前秦太子。字永道。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东南)氐人。※苻坚子。前秦永兴元年(357),坚即位后,以母贵,封为皇太子。建元二十一年(385),长安遭西燕攻击,坚出奔五将山(今陕西岐山县

  • 刀成义

    ?—1872清代云南李文学起义军将领。元江直隶州新平县(今云南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原为傣族头人。咸丰九年(1859),率傣族武装千余人于戛色(今新平水塘村)附近袭击起义军,是年被义军俘获,加入义军

  • 张家口

    地名。在河北省西北部。现为张家口市。京包铁路经此。明宣德四年(1429)置张家口堡。清雍正二年(1724)置张家口厅。其地在明代即为明、蒙间贸易互市场所。咸丰十年(1860)中俄续约定为通商市场。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