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吐谷浑

吐谷浑

鲜卑语。一说意为“泥土、尘土”。①(246—317)人名。吐谷浑族始祖。鲜卑慕容氏。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西北)人。辽东鲜卑慕容部首领※慕容涉归庶长子。父分部落1700户(一作700户)以隶之,分地而治。父死,异母弟※慕容廆(又作若洛廆,涉归嫡子)嗣立。因与弟失和,于晋太康四年至十年(283—289),率部众西迁至阴山(今内蒙古阴山)。晋永嘉之乱(312—313),又率部西南渡陇山(今甘肃陇山),至枹罕(今甘肃临夏西北)。后又向西南扩展,统有今甘肃南部、四川西部及青海等地。征服当地氐、羌部落,其部日强,遂建政权。晋咸和四年(329),传至其孙※叶延,始以其祖父名吐谷浑为姓氏,以示“尊祖之义”,亦为族称与国号。至隋初,复以慕容为姓。 ②古族名、国名。吐蕃又称之为“阿柴”、“阿辖”。原游牧于辽河西昌黎棘城之北一带,为鲜卑慕容氏一支。后其部西迁至今甘肃、青海一带。孙叶延始以祖名为族称。晋义熙元年(405),其首领※树洛干据莫何川(今青海贵德西莫渠沟河一带)自称大单于、吐谷浑王。南北朝时,先后附属宋、齐、北魏。梁大同元年(535),其王※夸吕始称汗,建国,都伏俟城(今青海湖南铁卜卡古城)。奉行睦邻政策,与东魏、隋室相继通婚。唐初,其政权分为东西两部分,西部由其王※伏允子达延芒结波率领,以鄯善为中心,后臣附于吐蕃 ;东部由伏允长子※慕容顺率领,以伏俟城为中心,臣附于唐。贞观九年(635),其王慕容顺被部下杀,子诺曷钵继位。次年,受唐封为河源郡王,号乌地也拔勤(勒)豆可汗。后尚唐宗室女弘化公主,受封为驸马都尉。其二子亦娶唐金城县主、金明县主。龙朔三年(663),以大臣素和贵投归吐蕃,受吐蕃攻击,率部逃凉州(今甘肃武威),吐谷浑国灭亡。后部众散在朔方、河东之境。部族分散,史称“退浑”。北宋以后,其故地出现“西宁州土人”,与今土族有渊源关系。吐谷浑政权从晋永嘉末年(313),建国于群羌故地起,至唐龙朔三年(663)为吐蕃所灭止,约350年。最盛时其疆域东起今甘肃南部、四川西北,南抵青海南部,西至新疆若羌、且末,北隔祁连山与河西走廊相接。经济以畜牧业为主,兼营农业,“随逐水草,庐帐为屋,以肉酪为粮。”地产良马号“青海骢”。善作兵器。仿中原王朝制度。初信萨满教,西迁后信奉佛教。

猜你喜欢

  • 谭绍光

    ?—1863太平天国将领。亦作谭绍洸。广西象州县大樟山婆村人。壮族。咸丰元年(1851)正月,金田起义爆发,投奔太平军,悍勇善战,有胆有识,深受忠王李秀成器重。十年(1860),天京(今南京)受清江南

  • 楼日

    彝语音译。民主改革前四川凉山昭觉滥坝等地区彝族奴隶社会中所用的土地面积单位之一。每楼日土地撒播种子1斗8升5合至3斗。租种一楼日的土地,交纳地赋1斗5升。

  • 见“卢国”(549页)。

  • 韦州清真寺

    中国伊斯兰教古寺。寺址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韦州(今属同心县)南街。是宁夏最大最古的寺院。相传建于元末,明代扩建。一说明初由回民海文远为首筹款修建。清初及光绪年间,多次扩建。有9间3门,3脊两卷(即五个勾连

  • 圆明园护军营

    清代御苑禁卫军之一。分为八旗、包衣两营,皆设于雍正二年(1724),统隶于总管圆明园八旗事务大臣。①八旗护军营,选派京城八旗官兵驻戍,初设为护军3000,以园为营。乾隆十二年(1747),增益京城八旗

  • 普颜笃皇帝

    见“爱育黎拔力八达”(1899页)。

  • 阿厮

    ①见“耶律阿思”(1314页)。 ②见“阿斯”(1197页)。

  • 科差

    元朝赋税名目。《元史·食货志》:“科差之名有二:曰丝料,曰包银”,“又有俸钞之科”,共3项。对象是民户,其他诸色户不征。世祖中统元年(1260),定户籍科差条例,按各户户等高下摊派不同数额,以三等九甲

  • 困即来

    ?—1444明沙州卫首领。永乐二年(1404),率众内附,任卫指挥使。八年(1410),迁指挥佥事。旋掌卫事,朝贡不绝。二十二年(1424),以瓦剌贤义王太平贡使中途为盗所阻,遣人护送进京,晋都督佥事

  • 后秦太祖

    见“姚苌”(117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