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宛
又称“帕耗”。傣语音译,意为“寺奴”。解放前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地区对佛寺内奴隶的称呼。其来源有因欠佛寺钱粮无力偿还而卖身,也有因犯了宗教法规被罚为奴,还有一部分是生活无靠投奔寺院而沦为奴隶。在佛寺内不仅要侍奉佛爷、祜巴和服各种杂役,而且还要担负耕种佛寺田,收入全部交给佛寺。解放后被废除。
又称“帕耗”。傣语音译,意为“寺奴”。解放前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地区对佛寺内奴隶的称呼。其来源有因欠佛寺钱粮无力偿还而卖身,也有因犯了宗教法规被罚为奴,还有一部分是生活无靠投奔寺院而沦为奴隶。在佛寺内不仅要侍奉佛爷、祜巴和服各种杂役,而且还要担负耕种佛寺田,收入全部交给佛寺。解放后被废除。
①辽封爵。世宗庶子只没(一作质睦)应历十九年(969)以事下狱,同年,景宗即位,释其罪,封宁王。 ②元封爵。为诸王最高等级封号之一,授兽纽金印。成宗大德十一年(1307),世祖忽必烈第八子阔阔出由※宁
金代女真语官名。又译蒲辇。女真谋克(百夫长)的副职。一谋克辖两蒲里衍,一蒲里衍管正军50名。充任者月给钱、粟、绢、绵等例物,放老归里者给赏。
1254—1298元朝大臣。又译也速答儿。蒙古兀良哈氏。大宗正府也可札鲁花赤哈丹之子。本名铁木儿,又作帖木儿。雄毅有谋略,通汉文。初事忽必烈于府邸。中统初,奉命考课各路诸色人匠。随堂兄阿术攻宋,至元十
?—511南北朝时期阴平国主。略阳清水(今甘肃清水县)氐人。※杨广香曾孙,※杨崇祖子。父卒后,自立为阴平王,遣使通好于南齐,又受魏益州刺史裴宣之招抚,遣子与魏通和。拥众数万,势颇盛。梁天监元年(502
?—1232蒙古国将领。又译撒里塔、撒里答、撒里台。初任火儿赤(佩弓矢侍从),故又称撒礼塔火儿赤。太宗元年(1229),与吾也而、王荣祖征辽东,破盖州、宣城、石城等10余城。三年,以高丽杀蒙古使者,受
见“叱六于”(543页)。
州名。本唐保静县,五代后汉以静边羁縻州(在银州,今陕西米脂县境)改置,隶定难节度,宋废为保静镇。宋咸平四年(1001),李继迁攻取后又置,治所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境。元废。
契丹语,意“朋友”。辽太宗天显元年(926)四月,中原后唐王朝发生兵变,庄宗李存勖被杀,明宗李嗣源即位,七月,遣供奉官姚坤赴契丹告哀,辽太宗※耶律德光言:“我朝定儿也。吾方欲救之,以渤海未下,不果往。
西域古地名。见《元史·西北地附录》。《魏书·西域传》作弗敌沙。《大唐西域记》作钵铎创那。《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作钵创那。《新唐书·地理志》作拔特山。《册府元龟》作勃特山。《往五天竺传》作蒲持(特)
1411—1485明代藏传佛教名僧。萨嘉派大德※绒敦玛微僧格之弟子。因博通众多佛典,故称“饶绛巴”(意为博通经论者),是后,藏传佛教称博通佛典者为“饶绛巴”,成为学位名。明正统十四年(1449),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