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北魏律令

北魏律令

南北朝时期北魏法令总称。亦称“后魏律令”。拓跋鲜卑建立北魏后,使用汉族士人,根据《汉律》,参酌魏晋南朝各律,先后九次编纂修定法典。(1)天兴元年(398),道武帝拓跋珪命三公郎王德定律令,申科禁,除前代法之酷切于民者,大崇简易。(2)神䴥四年(431),太武帝拓跋焘诏司徒崔浩等定刑名,凡390条。(3)正平元年(451),焘诏游雅、胡方回等改定刑制,凡391条。(4)文成帝拓跋濬(452—465年在位)初年,改定律令,增97章。(5)太和三年(479),孝文帝元宏诏中书令高闾等修改律文,越二载,凡832章。(6)太和十五年(491),议改律令,次年颁行。(7)太和十九年(495),诏修律博士常景等刊定律格。(8)正始元年(504),宣武帝元恪诏群臣议定律令,由常景与律学博士侯坚固等撰成※《北魏律》20篇,永成通制。 (9)太昌元年(532),孝武帝元修诏取旧条格,议定律令。《隋书·经籍志》有《后魏律》20卷,至唐已佚。其综合了关陇河西文化、南朝江左文化、中原正统文化凝铸而成,是在北方游牧文明与中原农耕文明强烈碰撞和交流中融进北方少数民族的创造力和智慧而产生的,在中华法律史上占有一定地位。

猜你喜欢

  • 端斗拉

    东乡语音译,意为“漫花儿”。东乡族民歌演唱形式。流行于甘肃省东乡族地区。明末清初开始流行。属河湟花儿范畴,多为苦歌与情歌。四句一首,前两句为比兴,后两句为本意。每段的第一、三句为9个字或10个字,二、

  • 勋旧佐领

    清代八旗佐领的名称之一。满语称“福朱理”佐领。在汉语未定称之前,亦称原管、专管、旧管佐领。指清代功臣、额驸等世代承袭的佐领。为世职官之一。女真族首领努尔哈赤时代,诸部落长等归附后金者,即以其部属人丁或

  • 天仪治平

    西夏崇宗李乾顺年号。1087—1089年,凡3年。

  • 德格

    地名。今德化县。藏名德尔格忒。因更庆寺与德格土司官寨相连,故名德格更庆。在沙鲁里山与宁静山脉之间,中跨金沙江上游。东至绒坝岔与甘孜界,南接白玉县,西至觉雍山与昌都界,北连邓柯。唐为吐蕃地,元为朵甘思都

  • 完颜撒改

    ?—1165金将领。上京(治今黑龙江阿城县白城)纳鲁浑河人,其先居于兀冷窟河。女真族。完颜氏。从右副元帅完颜宗蒲攻宋,督军事。天眷元年(1138),授本班祗候郎君详稳。后从军泰州路,为万户,领银术可等

  • 奄克孛剌

    明哈密都督。故右都督※把塔木儿子,忠顺王※罕慎之弟。畏兀儿人。弘治元年(1488)自兄被杀后,率众暂住边地。次年,明廷命将回赐罕慎的马驼价物给之。十月,袭都督同知职。五年(1492)受诏与都督佥事阿木

  • 强巴都丹

    清代西藏喇嘛噶伦。藏族。乾隆四十三年(1778),任商卓特巴,为其师萨玛第巴克什立传。五十六年(1791),授札萨克喇嘛印,经达赖喇嘛提名,被任命为噶伦,陪同清廷官员查抄羊八井沙玛尔巴红帽派寺院。五十

  • 旄牛羌

    ※西羌的一支。又称越巂羌。以盛产牦牛而得名,毛可为毦,是贵重物品。原居河湟间。秦献公初立(前384),欲复穆公之迹,兵临渭首(甘肃渭源),诸羌畏秦之威,相率外迁,徙居越巂水下游。武帝元鼎六年(前111

  • 岗卓拉顿

    藏语音译,即力役租税。解放前藏族地区的徭役赋税。“岗卓”意为“力役”,指派遣人畜支应差徭;“拉顿”意为“租税”,指用实物、钱财缴纳捐税。归时藏区的徭役赋税,总分此二类。

  • 盈歌

    1053—1103金穆宗。亦作扬歌、扬歌太师、扬割。字乌鲁完。女真完颜部人。金景祖※乌古迺第五子,世祖※劾里钵之弟,辽大安八年(1092),肃宗颇剌淑即位后,参加平定腊醅、麻产叛乱,擒麻产,因功被辽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