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匈奴青铜饰牌

匈奴青铜饰牌

古代匈奴人的装饰品。因出土于内蒙古鄂尔多斯草原,故亦称鄂尔多斯青铜饰牌。匈奴人在长期游牧生活中,创造了光辉的青铜文化,其中包括青铜短剑、铜刀等兵器,马衔、马镰等马具,带扣、饰牌等装饰品。青铜饰牌装饰于衣服、腰带或马具上。其形状有长方形、圆角长方形和半圆形等几种。饰牌上以镂空式雕有网格纹和动物纹。动物有马、牛、羊、鹿、虎等,呈伫立式、蹲踞式、咬斗式、群兽式等。动物造型生动,风格奇特,反映了匈奴人游牧、狩猎的经济特点,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被国际上誉称为“鄂尔多斯美术”。饰牌自19世纪开始出土,大量流出国外,轰动欧美,并举办过多次展览。目前世界上许多大博物馆都有收藏,并集中于巴黎、伦敦、维也纳、丹麦、德国、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等地的博物馆或私人收藏家手中。

猜你喜欢

  • 寇漫汗国

    东北古国名。一作寇莫汗国。初见于《晋书》,谓挹娄西与其境相接(《翰苑》引三国人鱼豢撰《魏略》文中也有是语,日本学人认为此《魏略》乃《肃慎国记》之误)。史无专传,近世学者多数认为,北魏之豆莫娄、唐之达莫

  • 大行令

    见“大行”(76页)。

  • 巴卡乌勒

    突厥语bakavul音译。官名。国君近侍、御膳总管。进给国君的饮食由其先取样试尝。叶尔羌汗国时期有此官职。

  • 舍来虎

    傈僳语音译,亦称“奢来虎”,意为“互相砍杀”。旧时云南怒江傈僳族地区的血亲复仇械斗。多因宗教、婚姻、土地、水源、债务、盗窃等纠纷而引起。事发时,先由当事人邀请头人(实扒)及中间人说理,如不能达成协议,

  • 阿史那泥孰

    见“咄陆可汗”(1389页)。

  • 苗金虫

    明正统年间苗民暴动首领之一。参见“苗总牌”(1336页)。

  • 喜申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满洲源流考》作希禅卫。永乐八年(1410)十一月,乞烈迷首领干塔奴等来朝,以其居地置此卫,命干塔奴为指挥佥事。治所在前苏联哈巴罗夫斯克一带。宣德八年(1433)闰八月,

  • 喀尔喀土谢图汗部中左翼末旗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当鄂尔浑河、色楞格河合流处。东与北接俄罗斯边界,西达萨尔金河、南抵邦吉山梁。有佐领4。会盟于汗阿林盟。康熙二十七年(1688),车棱札布避噶尔丹掠,率众徙牧俄罗斯境。三十二年(1

  • 著帐郎君院

    契丹王朝管理※著帐户的机构。《辽史·百官志》称:“遥辇※痕德堇可汗以蒲古只等三族害※于越(官名)室鲁,家属没入※瓦里。应天皇太后知国政,析出之,以为着帐郎君、娘子,每加矜恤。世宗悉免之。其后内族、外戚

  • 铁斤泽

    见“地斤泽”(67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