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刻木记事

刻木记事

文字未出现或未被普遍使用以前,人们借以记录数字、事件、传递信息等的方法。或用木片、或用骨片、或用竹片刻划。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刻木向称之为“券契”。《列子·说符》:“宋人有于道得人造契者,密数其齿”。这里所说的“齿”,就是指木片上的缺口或刻划的痕迹。中国青海乐都县柳湾新石器时代墓葬,曾出土40枚骨片,两边刻有缺口,也是记事或记数的用物。在敦煌汉简中,也有木刻出现。中国古代边疆少数民族使用刻木记事方法,史不绝书。桓宽《盐铁论》在论述匈奴文化时称:“虽无礼义之书,刻骨卷木(一作卷衣),百官有以相记。”徐霆《黑鞑事略》、周去非《岭外代答》、严如煜《苗疆风俗考》、陆次云《峒溪纤志》、诸匡鼎《徭僮传》、方亨咸《苗俗纪闻》等,都有古代蒙古、苗、瑶等各族使用此法的大量记载。据查证,在中国现有各民族中,历史上曾使用刻木记事的还有独龙、傈僳、佤、景颇、哈尼、拉祜、傣等诸民族。他们或用以计时日、约信、记帐目,或用于借贷、交易、记录歌词,或用之典当土地、传递信息,也有用作离婚凭据的。刻划方法,依时、依事不同而有所区别。凡用于作通知的,为强调事件紧急,有时还附上鸡毛、火炭、辣椒等示意物。

猜你喜欢

  • 景颇

    景颇语音译,意为“人”。部分景颇族自称。汉称“大山”。※景颇族中的一支系。主要聚居于云南省盈江县的支丹山、铜壁关、巨石关、普伦、邦瓦等地,还有部分散居于梁河县、瑞丽县、潞西县、陇川县的一些地区。语言属

  • 戎卢

    西域古国名。王治卑品城(今新疆民丰县尼雅河上游一带)。西汉武帝(前141—前87年在位)时有户240,口1600余,兵300。居民从事游牧。宣帝神爵三年(前59)始属西域都护。东汉时为鄯善兼并。三国时

  • 尉迟璥

    唐时西域于阗王。姓尉迟氏。天授三年(692)其父尉迟伏阇雄卒,武则天封其为于阗王。开元初(713或714)遣使贡马。卒后,十六年(728)唐朝复立尉迟伏师为于阗王。

  • 耶律涂山

    辽末投金将领。契丹族。系出辽遥辇氏。在辽,世为显族。入仕,累官金吾卫大将军。保大五年(1125)正月,率部降金,授尚书,为西北路招讨使。十月,为先锋从伐宋,破宋将折家军于汾州(今山西汾阳),继攻太原、

  • 妣妓

    即“妣吉”(1260页)。

  • 马子英

    元末画家。回回人。元末明初诗人丁鹤年族兄。曾中进士。工画,尤善画梅花、竹石。代表作有《竹石嘉树图》、《梅花图》等。丁鹤年曾题诗赞之,原作今不传。

  • 台郎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嘉靖(1522—1566)间设。《满洲源流考》改作太兰卫,并说清代太兰冈与兴京(今辽宁省新宾县西三十里老城)相近,清太祖努尔哈赤1585年败浑河诸部兵于此。

  • 咱雅班第达

    1599—1662卫拉特蒙古喇嘛教首领、语言文字学家。博尔济吉特氏。原名乌和特隆归达赖,法名纳木喀嘉木措,别称车臣鄂木布、车臣绰尔济、拉让巴呼图克图等。明末卫拉特蒙古和硕特部诺颜控奎扎雅齐之孙,巴巴汗

  • 松年

    1837—1906清代蒙古族画家。字小梦,号颐园。蒙古镶蓝旗人。姓鄂觉特氏。幼年入蒙古八旗官塾读书,自幼受好书画,长期自学。同治八年(1869),拜名画家如山为师,学习中国绘画理论和技法,造诣日深。曾

  • 青岭

    山名。为金上京会宁府境内名山。即今老爷岭南端,约在今吉林盘石之北。金建国前,昭祖完颜石鲁开疆辟土时曾耀武于此,顺者抚之,不从者讨之,其地遂被纳入完颜部管辖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