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刘禹锡集

刘禹锡集

书名。唐刘禹锡(772—842)撰。30卷,外集10卷。禹锡字梦得。其先世为匈奴独孤氏,北魏东雍州刺史刘亮七世孙,生于浙江嘉兴。精于古文,善五言诗。贞元(785—805)进士,曾任淮南节度使杜佑之掌书记、监察御史等。因参与王叔文革新,坐贬朗州司马。后被召还京,历礼部郎中、集贤直学士。以所赋《玄都观看花君子》诗触犯权贵,再贬连、夔等州刺史。后因裴度力荐,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和柳宗元交谊甚笃,人称“刘柳”,后与白居易唱和颇多,并称“刘白”,被白尊为“诗豪”。有《刘梦得文集》(或作《刘宾客集》流于世。其集包括诗8卷,乐府2卷,文19卷,赋1卷;外集10卷。有诗800余首,语言生动,风格清新,善用比兴手法,寄托政治内容。《竹枝词》、《柳枝词》、《插田歌》等组诗,富有民歌特色,为中唐诗坛别开生面之作。而《蜀先主庙》、《咏史》、《金陵五题》等咏史吊古诗篇,更为深邃含蓄。但晚年作品也流露安于闲适等消极情绪。其文说理透彻,如《天论》三篇为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哲学之作。杂文富有哲理性,寓意深刻。《陋室铭》虽仅有八81字,充分体现高逸志行,成千古名篇。有《四部丛刊》本。1975年,上海人民出版社据清光绪间朱澂《结一庐剩余丛书》本校点印行,更名《刘禹锡集》。后陆续有刘禹锡诗文新注、新译本问世。

猜你喜欢

  • 蒙古佛教史

    书名。全称《叙述大蒙古地区佛教缘起之佛教明灯》。济美日必多吉撰。初以木刻藏文版行世。1930年蒙、藏典籍刊行会刻印复制本传世。全书主要记载蒙古族的产生、王统演变、元代藏传佛教传入蒙古地区及其发展、宗喀

  • 移剌袅

    金代中期契丹起义军将领。契丹族。义军领袖※移刺窝斡弟。海陵王正隆六年(1161)五月,为反抗金朝统治者在契丹地区大肆征兵,随兄起义,十二月,拥兄称帝,建元“天正”,自任六院司大王。次年六月,与金右副元

  • 凤弟吉

    ?—1459又作凤弟结。明广东瑶民起义首领。广东德庆县逍遥山人。瑶族。其父凤广山于正统十一年(1446)与赵音旺在泷水聚众起义,后被招抚。天顺元年(1457)四月,自号凤二将军,聚集邻近各山瑶民2千余

  • 乌舍国

    辽代渤海人所建抗辽政权名。亦称乌舍城。辽天赞五年(926)元月,渤海国为契丹所灭,国亡。辽统治下之渤海遗民多次举兵反辽,建立地方政权,乌舍国为其一。《辽史》中不见其名,故有人说其是宋朝人对辽代※兀惹(

  • 赞善王

    明朝授予灵藏地方(今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西北部及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东南部)藏族政教首领的封号。永乐四年(1406),其僧著思巴儿监藏遣使入朝进贡,命其为灌顶国师。五年,封为赞善王,国师如故,赐金印、诰命

  • 李可久

    后唐对吐谷浑部首领白可久所赐姓名。见“白可久”(599页)。

  • 拉加里赤钦

    藏语音译。西藏一封建世家名。“拉加里”为地名,在今措美县境内,“赤钦”意为“大座”,乃赐予该世家之封号。相传该世家为※松赞干布后裔。自达默巴在该地建府邸起,至西藏和平解放,已传30代。因传说系松赞干布

  • 西夏弓

    弓名。西夏人善制弓,采用西夏所产竹牛(牦牛)之角,角甚长,黄黑相间,所制弓极佳,每张值数百千。尤以西夏兴州(今宁夏银川市)所产为优,为宋朝边将喜爱之物。一说宋时著名的“神臂弓”为党项羌人创制。

  • 建州右卫

    见“建州卫”(1543页)、“建州左卫”(1543页)。

  • 大和卓木

    见“布拉呢敦”(47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