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凉山彝族等级制度

凉山彝族等级制度

民主改革前凉山彝族的社会制度。凉山彝族奴隶社会按血统和身份贵贱分为5个等级。其中兹目(包括封建王朝任命的土司、土目、土舍)、诺伙二者为统治等级,通称“黑骨彝”或“黑骨头”;曲诺、阿加(又称安家奴或安家娃子)、呷西(又称单身奴或娃子)三者为被统治等级,通称“白骨彝”或行“白骨头”。前二者据传统血统论观念,为“天生”贵族,等级地位不受外界任何影响,可以始终保持不变;后三者的等级地位可因欠债、贫困、犯罪等故而下降,亦可因富裕、出赎而上升,但曲诺不论如何富裕,不得上升为兹目与诺火。曲诺是自食其力的隶属民,有较优越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条件,人数也最多,但始终要受兹目、诺伙的统治。等级间有层层占有性质:兹目、诺伙占有曲诺、阿加、呷西;曲诺占有阿加、呷西;阿加占有呷西。等级关系掩盖着阶级关系,等级压迫充分暴露了阶级压迫。

猜你喜欢

  • 劫国

    西域古国名。王治天山东部丹渠谷(今新疆昌吉县境)。西汉武帝(前141—前87年在位)时有户99,口500,兵100余。国王之下设辅国侯、都尉、译长各1人。宣帝神爵三年(前59)属西域都护。

  • 羊卓万户

    元代乌思藏十三万户之一。又作俺卜罗万户。世祖至元二年(1265),国师(后升号帝师)八思巴与其弟白兰王恰那多吉返萨迦(今西藏萨迦县),总制院派遣官员阿衮、弥林前往协助在乌思藏设置“郡县”。约于五年(1

  • 阿史那思摩

    ?—645隋末唐初东突厥贵族。又称李思摩、思摩。阿史那氏。咄六设之子,※启民可汗染干从弟。唐朝扶立之东突厥可汗,称乙弥泥熟俟利苾可汗。隋开皇(581—600)末,启民可汗附隋南下后,被碛北诸部奉为可汗

  • 六月六节

    参见“更六兀”(1048页)。

  • 和林

    见“哈剌和林”(1639页)。

  • 善丹

    ①(? —1663)清代蒙古王公。鄂尔多斯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八世孙,塔尔丹之子。崇德二年(1637),遣使哈尔班向清贡驼马。六年(1641),率众附清。顺治七年(1650),以不附所

  • 塔布拉杰

    参见“塔布噶举”(2160页)。

  • 乌力吉吉尔格勒

    参见“锡尼喇嘛”(2365页)。

  • 东川土知府

    明彝族土官名。洪武十四年(1381),故元女土官姑胜古归明。十六年赴京朝贡,授东川府(治今云南会泽县)土知府职衔。十七年,由云南所属割隶四川布政使司。二十年(1387),儿媳奢赛奉旨承袭。二十一年,因

  • 巴尔斯罕

    见“巴勒滚”(4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