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面
朝鲜族传统食品。流行于延边等地区。据朝鲜李朝洪锡谟《东国岁时记》载:其原料“用荞麦面、沈菁菹、菘菹和猪肉”。菁菹,即腌的韭菜花;菘菹,指腌的青菜、白菜或黄芽菜。今调料种类略有增加,不仅有猪肉、白菜,还可放牛肉、鸡肉、蛋丝、辣麻、香油、苹果和延边独有的苹果梨等。将荞麦面或白薯面做成面条,浇以凉开水,放上调料,即可食用。此面酸甜香辣、凉爽筋道,朝鲜族男女老少皆爱食之。
朝鲜族传统食品。流行于延边等地区。据朝鲜李朝洪锡谟《东国岁时记》载:其原料“用荞麦面、沈菁菹、菘菹和猪肉”。菁菹,即腌的韭菜花;菘菹,指腌的青菜、白菜或黄芽菜。今调料种类略有增加,不仅有猪肉、白菜,还可放牛肉、鸡肉、蛋丝、辣麻、香油、苹果和延边独有的苹果梨等。将荞麦面或白薯面做成面条,浇以凉开水,放上调料,即可食用。此面酸甜香辣、凉爽筋道,朝鲜族男女老少皆爱食之。
见“耶律术烈”(1308页)。
312—385十六国时期佛教高僧。汉族。常山扶柳(今河北冀县西南)人。本姓卫。自幼父母双亡,为义兄孔氏所育。12岁出家。因容貌丑陋为师所轻,常供役于田圃。后从师受具足戒而发愿游学,师事佛图澄,得嫡传,
西夏职官名称之汉译名。宋代史籍记载的西夏遣宋使臣官名。一译作庆唐。如史载宋嘉祐元年(1056)十二月,西夏派遣使臣庆瑭徐舜卿等赴宋朝为毅宗谅祚母密藏氏卒告哀。后世称“蕃官名号”,其西夏职官品位不详。
444—506北魏大臣。原名思礼,后赐名怀。先世为河西鲜卑秃发氏,西平乐都(今青海乐都县)人。太武帝时父源贺(本称秃发破羌)归北魏,赐姓源氏,官至太尉。北魏文成帝和平(460—465)末,为侍御中散。
见“马岗地”(170页)。
傣语音译。旧时云南西双版纳傣族最高封建政权中的市场主管官。负责管理市场及征收街税。地位次于“四大怀朗”(官名),为“八大卡贞”(官名)之一,在代表等级地位的※“田官等级”中,属“二十田级”,领有俸禄谷
匈奴姓氏。原为氏族名,后成为姓氏。汉建武二十六年(公元50年),南匈奴呼韩邪单于入居西河(今内蒙古东胜县东南)后,栗籍骨都侯驻屯代郡(治今山西阳高县西北),领部众为汉戍边,御北匈奴。
明清时期湖广土家族土司。明洪武二年(1369),以元南渭州安抚司改置(治今湖南永顺县西南。)首领彭氏。清顺冶四年(1647),以土知州彭应麟归附,诏仍授原职。雍正五年(1727)清政府实行改土归流,知
西夏官位。西夏语音“勿口”,枢密六大之一,位在第三。
藏传佛教寺院,亦称觉拉寺。在青海囊谦县。元代由巴绒噶举派僧人隆热帐巴坚赞建,初位于澜沧江南岸之则地方,后移北岸之觉让嘎,再迁今址觉拉。原有扎西寺、孔来寺等子寺。原有4个活佛系统,均由隆热帐巴坚赞所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