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内佐领

内佐领

清廷以皇家奴仆编设的佐领和其首领之称。前者原称内牛录,后者曾称包衣牛录章京。其效力对象和性质俱与八旗各旗分佐领有别,因属包衣组织的基本单位,故也称包衣佐领。(1)内务府总管原称包衣昂邦。迄康熙三十四年(1695),内务府三旗各设满洲佐领5(以满蒙汉人合编)、旗鼓佐领六(以汉军人编),正黄旗朝鲜佐领2。乾隆二十五年(1760),增设正白旗回人佐领1 (以维吾尔族有功人员及其兵丁编),共额设36包衣佐领。每佐领设佐领1员(武职从四品)、骁骑校1员(正六品)、领催4名。康熙中规定,佐领内三丁抽一披甲,兼收内管领内披甲者,以充包衣禁卫兵。(2)皇子分封分府时,例有内佐领人丁之赐。下五旗各包衣参领下,或设置一二或三四佐领不等,分属王公府内当差。(3)盛京内务府三旗,例设3佐领,以守卫故宫及护送贡物进京。

猜你喜欢

  • 是豆浑

    南北朝时期柔然的巫者。亦作“折豆浑”。属于游牧民族的早期萨满教,产生于自然崇拜和原始巫术。史传“其国能以术祭天而致风雪”,属无稽之传说。从事此职业者,柔然语称为“是豆浑”。见于记载者为妇女担任,兼行医

  • 賨民

    见“板楯蛮”(1294页),“賨”(2294页)。

  • 桑朗容忠

    清四川瓦寺土司。藏族。乾隆二年(1737)以随军征战功,赐宣慰使职衔。四年(1739),批准管辖三齐寨番民,因抚驭失宜,与三齐寨民连年构衅,自相残杀。六年(1741),三齐寨聚众千人赴省告,欲脱离瓦寺

  • 局子街

    见“延吉府”(819页)。

  • 寿淑

    清代满族女文人。光绪时宗室、礼部侍郎宝廷女,寿富妹。早卒。著有《箨秋遗稿》。

  • 锡喇伟古儿

    见“撒里畏吾”(2494页)。

  • 策凌乌巴什

    见“车凌乌巴什”(281页)。

  • 亦实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正统(1436—1449)后设。《满洲源流考》将该卫与永乐六年(1408)三月设置之益实卫均称作伊实卫。

  • 巴图

    ?—1655清朝武官。蒙古正黄旗人。初任牛录章京。崇德六年(1641),随军围锦州,破明经略洪承畴骑兵,又败宁远兵。顺治元年(1644),随军入山海关镇压农民起义军,追击庆都县,败之。二年正月,同固山

  • 奉天府

    地区名。清顺治十四年(1657)移辽阳府于盛京(今沈阳市)改置,康熙三年(1664)设承德县为府治。辖境前后不一。清初约相当今辽宁辽河以东地区。清末有辽河以东,铁岭、开原、法库以南,千山、碧流河以西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