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西七卫
明代在嘉峪关西设置的七个羁縻卫的统称。一作西北七卫,即:安定、阿端、曲先、罕东、沙州、哈密、赤斤七卫。又因其统治者多为蒙古族,又称蒙古七卫。洪武八年(1375)至永乐四年(1406)先后设置。成化(1465—1487)中,复在原沙州卫地置罕东左卫,实际不止七卫。诸卫所辖地域:东邻嘉峪关,西北达今新疆巴儿思阔山,西临罗布泊,西南尽有柴达木盆地。居民为撒里畏兀儿、畏兀儿、蒙古、回、藏等族、部。明朝按诸部首领地位及属众多寡,分别授予都督、都督佥事、都指挥、指挥等官职,管辖本部及所在地区之军政事务,诸卫因避土鲁番察合台后王的侵扰,于成化至嘉靖初年大规模东迁入关。正德(1506—1521)年间,蒙古右翼领主阿尔秃厮及永谢布领主亦不剌自河套进入青海,胁迫袭扰诸卫,明朝无力制止,各卫部众复相继内徙。对巩固西北边疆,维护明朝的统治,促进中原与西北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起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