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共耕制

共耕制

又称“伙耕”,汉语称谓,民族不同,名称各异。解放前我国南方许多少数民族广泛盛行的一种生产协作形式。主要是因生产力低下,必须几家联合起来生产,也是传统的原始互助习惯的延续。一般由二三户或四五户组合而成。大体分为伙有共耕和私有共耕两种:伙有共耕,土地属伙有,包括原属氏族或家族分割成为几户所有的集体耕地、家族成员几户联合开垦的荒地和几户合伙买进的土地等等,他们共同耕作(开始并不计较各户所出劳力多少,后来有些变为各户对等出劳力,但对劳力强弱仍不计较),种子按户平摊,收获均按户平均分配;私有共耕,土地属各户所有,但不分占地多寡,合伙耕作,生产费用平摊,以户为单位平分产品。这种协作生产方式早期完全基于互助性质,依然体现出原始公有制的特点。随着私有制的发展和贫富差别扩大,一些富裕户在共耕组织中,利用多出土地或生产费用而少出劳力或多分产品,对缺地户和贫困户进行剥削,失去了原有的互助性质。

猜你喜欢

  • 伊犁总统事略

    即“西陲总统事略” (715页)。

  • 祭东

    契丹民族祭祀习尚。据《新五代史·契丹传》:“契丹好鬼而贵日,每月朔旦,东向而拜日,其大会聚、视国事,皆以东向为尊,四楼门屋皆东向。”《辽史》云:“国俗,凡祭皆东向,故曰祭东。”(卷116)

  • 马薛里吉思

    元朝官员。景教徒。原籍撒马尔罕。祖父可里吉思,父灭里,外祖撒必皆为太医。至元五年(1268),应召至大都(今北京)任舍里八赤(舍儿别赤,蒙古职官名)。九年(1272),奉命随赛典赤往云南。十四年(12

  • 讹藏屈怀氏

    党项首领、夏国王李德明第三妻。生子成嵬讹。德明死后,长妻卫慕氏所生子元昊袭位。夏广运元年(1034)卫慕氏被元昊毒死后,被立为太后,党项语音“兀泥”。

  • 和硕特

    蒙古旧部名,清代卫拉特蒙古四部之一。其首领为元太祖※成吉思汗之弟※哈布图哈萨尔(合撒儿)后裔,姓博尔济吉特,原属于科尔沁部。本驻牧呼伦贝尔、额尔古纳河一带。15世纪前期哈布图哈萨尔七世孙阿克萨勒岱卒后

  • 大元

    见“大渤海国”(96页)。

  • 教习苏拉喇嘛

    清代驻京以及蒙古佛教僧职名。担任教习经学等事宜,地位在达喇嘛之下。理藩院规定每月可领月饷银米,晋升后仍可增加,但不论如何娴熟经典,绝不能升到领取俸银禄米的高僧喇嘛的地位。

  • 延庆宫

    契丹王朝所置宫卫名。契丹语称作“窝笃盌斡鲁朵”(“窝笃盌”意为“孳息”,“斡鲁朵”意为“宫”)。为辽兴宗※耶律宗真所置宫卫。宫卫制是契丹一种特殊的政治制度,《辽史·营卫志》:“辽国之法:天子践位置宫卫

  • 於扶罗

    见“持至尸逐侯单于”(1619页)。

  • 王赡

    北宋经略河湟地区边将。秦州宁远(今甘肃武山)人。边将王君万子。初,隋军征战兰州有功,官至皇城使,领开州团练使。元符二年(1099)七月,领副统军职,任先锋,率部进取湟水流域,占邈川(青海乐都),取宗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