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八旗制度

八旗制度

清代满族社会一种“兵民合一”的特殊组织形式。从牛录制演变发展而来。努尔哈赤起兵后,根据战争需要,将原来女真族狩猎时采用的临时性组织形式,加以改组扩大,编成长期的正式组织,即此。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在牛录制的基础上建黄、红、蓝、白四旗,四十三年(1615),复增镶黄、镶红、镶蓝、镶白四旗,合为八旗。旗制规定,每旗(满语称“固山”,“旗分”之意)辖五甲喇(汉译参领),每甲喇辖五牛录(汉译佐领),每牛录由300人编成。创建八旗组织时,据记载满洲牛录有308个,蒙古牛录76个,汉军牛录16个,共400个牛录(今有人考证为200多个)。每旗所辖的牛录数和牛录下的丁数,时有变化。凡八旗成员分别隶于各牛录之下,平时从事生产,战时负戈从征,军械粮草自备。清太宗天聪九年(1635)、崇德七年(1642)又先后将降附的蒙古人和汉人,分别编为“八旗蒙古”和“八旗汉军”,与“八旗满洲”共同构成八旗组织的整体。清初镶黄、正黄、正白称为“上三旗”,由皇帝亲自控制。正红、镶红、正蓝、镶蓝、镶白称为“下五旗”,初由诸王及贝勒等分统,雍正时加强中央集权,严格区分旗分佐领和府属佐领的隶属关系,旗分佐领也由皇帝直接控制。八旗是清朝统治的重要军事力量,创建之初具有军事、行政和生产等方面的职能。与满族社会经济基础相适应,对推动满族社会经济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入关以后,清统治者把大部分八旗兵丁屯驻在北京附近,俗称“京旗”,把其余部分派到全国各重要城市和军事要地,称为“驻防八旗”。清统治者为加强对本族和全国人民的控制,建立八旗常备兵制和兵饷制度等,与绿营共同构成统治全国的强有力工具。其军事职能日益增强,而生产职能日益缩小。在东北地区,八旗各级衙署与州县并存,旗人和民人不仅在统属上不同,在政治待遇上亦不平等,旗人远胜于民人,而旗人中又有满、蒙、汉军的差别。清代在东北边疆民族地区实行的“佐领制”和在蒙古各部中实行的“盟旗制度”,都是在八旗制度的影响下,因地制宜而创造出来的。

猜你喜欢

  • 嘛呢会

    旧时内蒙古喀喇沁旗一带蒙古族的一种佛事活动。每年秋后农闲时,各户都要念一天嘛呢。一般是50岁以上的老人集聚在一家,请一位精通蒙文或藏文经卷的年高德劭的老人,称为“嘛呢巴格希”,在屋内西北角供佛、燃香,

  • 率宾水

    古水名。即今绥芬河。金称苏滨水,明曰恤品河。皆同音异译。绥芬河有南北二源,南源称大绥芬河,出吉林省东北部盘岭;北源名小绥芬河,出黑龙江省东南部太平岭,二源合流后称绥芬河。又东流至黑龙江省宁安县三岔口北

  • 嵬名山遇

    ?—1038西夏宗室。党项羌族。名惟亮。夏景宗※李元昊叔父。西夏建国初官左厢监军,与弟惟永同掌兵权。有勇有智,以李元昊谋侵宋,极力谏阻,不听。元昊恶其违己意,令其弟惟序举告其欲谋反。大庆二年(1037

  • 帕玉乃卡

    藏语音译,“乃卡”是清代西藏地方政府所置管理珞巴族贸易事务的机构。亦有“货栈”之含义。“帕玉”指则拉岗宗“帕玉仲错”即十二个村落所在地的地域名,位于今米林县南部、纳玉河与雅鲁藏布江汇合处一带。乃卡设于

  • 鸡足山佛寺

    中国佛教胜地之一。与五台山、峨眉山、九华山、普陀山齐名。位于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西北20余公里处炼洞区境内,为宾川、洱源、鹤庆三县交界处。该地山势背西北面向东南,前伸三支,后出一趾,形似鸡爪,故名

  • 斜鲁

    女真语音译,《金史·国语解》谓“大而峻”之意,是描绘山的形容词。金代女真族人有以此命名者。如世宗子完颜斜鲁,封越王。

  • 奉宽

    ?—约1937清末民初蒙古族文人。字仲严。著有《清理红本记》4卷。这是一部明、清档案材料的摘录笔记。书中所记均为原清朝内阁库存图书的朱批本,内容非常广泛,不仅抄录了一些鲜见的红本材料,且对某些事情记述

  • 李嗣源

    867—933五代后唐皇帝。926—933年在位。本代北胡人(一说沙陀部民)。汾州刺史李霓(一作电)之子。生于应州金城县(今山西应县),名邈佶烈。骁勇,善骑射。从沙陀部李克用征战,被收为养子,从李姓,

  • 恒祺

    ?—1866清朝将领。内务府满洲正白旗人。伊尔根觉罗氏。道光五年(1825),由官学生挑补奉宸苑拜唐阿。十三年(1833),授苑副,升六品苑丞、员外郎等职。二十六年(1846),迁骁骑参领。后署奉宸苑

  • 雍闿

    ?—225三国时蜀国西南部大姓首领。益州郡(今云南省中南部地区,治晋宁县东北晋城镇)人。先世系汉族移民,因世居南中,深受当地少数民族影响,“恩信著于南土”,为汉夷所服。后主建兴元年(223)前后,在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