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元继

元继

?—528

北魏宗室。字世仁。鲜卑元氏(拓跋氏)。道武帝※拓跋珪玄孙,南平王霄次子。从祖江阳王根卒,无子,献文帝拓跋弘以其袭封江阳王,加平北将军。孝文帝时,任安北将军、抚冥镇都大将,转都督柔玄、抚冥、怀荒三镇诸军事、镇北将军、柔玄镇大将。入为左卫将军,兼侍中、中领军,留守洛京。旋迁平北将军,镇摄旧都平城(今大同市东北)。太和二十二年(498),受命伐不愿随魏军南征而相率北归之高车部,遣人慰喻其酋帅袁纥部树者,使之逐渐南附。宣武帝元恪时,任征虏将军、青州刺史,转平北将军、恒州刺史,入为度支尚书。因在青州乘民饥馁,许家僮娶民女为妻妾,又以良人为婢,于永平三年(510)被御史弹劾,免官爵。后任平东将军,镇徐扬,以配合大将军高肇伐蜀。灵太后临朝听政后,以其子元叉娶太后妹之故,复官尚书、骠骑大将军,徙封京兆王。神龟二年(519),转司徒公。后进为太保,位至侍中、太师、大将军、录尚书事、大都督、节度西道诸军事。正光五年(524),率军西讨莫折天生等起事。六年,封太尉。晚年甚贪婪,聚敛无已。牧守令长新任赴官,无不受纳货贿,以相托付。寻因子叉黜官,废于家。孝昌二年(526),复封江阳王。建义元年(528),为太师、司州牧。十月,卒。追赠大丞相、雍州刺史,谥武烈。

猜你喜欢

  • 蒙古翰林院

    元代官署名。秩从二品。世祖至元六年(1269),颁行八思巴制蒙古新字——八思巴字。八年,始立新字学士于翰林兼国史院。十二年,别立蒙古翰林院。设官历有变化,后定置承旨、学士、侍读学士、侍讲学士、直学士、

  • 俺答汗受封规矩条约

    明代蒙古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处理明蒙关系的法规。原名《俺答初受顺义王封立下规矩条约》,简称《规矩条约》。隆庆五年(1571)三月,明穆宗诏封俺答汗为“顺义王”。五月,在明朝官员参加下,俺答汗召集蒙古右翼

  • 金川瓦寺藏族赴浙抗英

    道光二十二年(1842)二月,四川金川团练和瓦寺宣慰司下属大金河千总阿木穰、瓦寺土守备喀克哩及瓦寺土舍索文茂奉命率领藏族屯兵近2千人,赴浙江东部参加沿海抗英斗争。奉命进攻英军占领的宁波和镇海县东北的要

  • 三坊一照壁

    白族民居的一种形式。其特点是由“三坊”房屋及一座照壁围成封闭型院落。每坊屋皆为三开间两层,其位置及使用有主房、厢房之别。开间进深在大理一带几乎相等,在剑川一带厢房稍小。三坊的底层为居室,楼层储存杂物。

  • 阿碌

    即“阿禄”(1198页)。

  • 多布加

    珞巴族博嘎尔部落方言音译,为一证物名称。珞巴族习俗。流行于西藏自治区珞瑜地方。凡双方发生纠纷,经中间人调解后,问题已经解决,为恐反悔,双方在一片石块上,涂上火胶,待其熔化时,让双方盖上特殊印记,以作和

  • 月思别

    见“月即别”(374页)。

  • 毗舍那

    即“毗舍耶”(1649页)。

  • 年班

    清朝中央政府对蒙古、藏、维吾尔等民族上层王公朝觐所定的一种礼制。规定每年在旧历年前,分班轮流到京朝觐,故称。顺治五年(1648)规定蒙古王公、台吉、都统等于年节朝觐。六年规定,每年于十二月十五日至二十

  • 山都木客

    中国古代族名。又称“山都”或“木客”。汉代已见于史书,分布于闽、粤、赣三省交界地区,隐居深山密林间,树居或室居。身矮小、肤色黑。善劳动,尤精于木工。会自制乐器,能歌善舞;有语言与独自的婚丧习俗。据史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