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元朝秘史

元朝秘史

书名。原名《蒙古秘史》,蒙古语为《忙豁仓·纽察·脱卜察安》。不著撰人姓氏。明刻本12卷。《永乐大典》收录本15卷。原为蒙古皇室秘籍,藏国史院。元亡,明人得之,分段用汉字音写蒙古语原文及旁译、总译,共282节,题《元朝秘史》,用作四夷馆生员学习蒙古语的教材。后世学者多按节编号引用。蒙古文本已散失,今仅存明人译本。书末称鼠儿年写毕,经考定约为蒙古窝阔台汗十二年(1240,庚子),但亦有戊子(1228)、壬子(1252)、甲子(1264)诸说。书中记载蒙古各氏族部落源流,成吉思汗先世谱系和本人生平功业,及窝阔台汗统治前期的部分活动。与《圣武亲征录》、《史集》等书互有异同,可资参证。是研究蒙古国建立前后社会组织、政治军事制度、经济生活、部落战争等方面最重要的史料。此书还是13世纪蒙古语的典范文献,书中保存有大量古蒙古语语词,语法,有很多韵文和文学描写手法,历史语文学,文学价值亦甚高。通行有《四部丛刊三编》本,影印顾广圻监抄本,并配有明刻本残叶,为最佳的12卷本。国内对此书的研究逾2百年,国外研究亦近百年,均作有不少考证和注释,蔚成一种专门的学问。现有日、俄、德、法、英、捷、匈、土等文种的译本。

猜你喜欢

  • 大昭寺

    寺庙名。又作大招寺,均为清代所称。地处西藏拉萨市中心。建于7世纪中叶。据藏文史料载,是在赞普松赞干布的全力支持下,经唐文成公主勘察、选址、设计,由尼泊尔墀尊公主主持兴造。称“逻婆”(拉萨)幻显寺”。因

  • 景颇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分有景颇、载瓦、浪峨、喇期等支称。共有119209人(1990年)。主要分布在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盈江、梁河、陇川、潞西、瑞丽5县和畹町镇,还有部分散居于泸水、昌宁、耿马、澜沧

  • 草中之戎

    古族名。见“骊戎”(1970页)。

  • 北女古

    “女古”,契丹语,意“金”。北女古为一地方单位※石烈(相当于“县”,或“乡”)的名称。契丹诸宫卫与部族下置石烈。北女古为辽太宗※永兴宫下之一石烈。应天皇太后※长宁宫下亦有一以是词为名的石烈。

  • 东且弥国

    西域古国名。王治天山东部兑虚谷(今新疆阜康县境)。西汉武帝(前141—前87年在位)时有户近200,口1900余,胜兵500余。国王之下设东且弥侯、左右都尉各1人。居民从事农牧业。所居无常。有牛、马、

  • 速鲁

    契丹语,为一地方单位※石烈(相当于“县”,或“乡”)的名称。契丹开国初,创※宫卫制(斡鲁朵),诸宫卫与其它部族下置石烈。速鲁为辽太祖※弘义宫下之一石烈。又,此词语亦作河名,《辽史·营卫志》记有“速鲁河

  • 苏鲁克族

    清代青海藏族部落分支名。玉树二十五族之一。驻鄂穆曲河南。东界囊谦,西临中坝麦马,南抵拉岭与琼布色尔扎族为界,北至鄂穆曲与囊谦接。有百长2员,属民40余户。信奉喇嘛教。归西宁办事大臣管辖。今属囊谦县。

  • 悉编掣逋

    藏语音译,意为“大外相”,《新唐书·吐蕃传》意译为“都护”。吐蕃掌管外事的官员。与《唐蕃会盟碑》中之“纰论伽罗笃波”相当,其地位当在“同平章事”之列。参见“纰论”(1265页)。

  • 马尕三

    见“马文义”(163页)。

  • 阔端赤

    蒙元时期蒙古官名。又译“阔脱臣”、“库特齐”。释义诸书各异:《元朝秘史》释为“家人”、“伴当”;《元史语解》作“跟役”;《元史·兵志二》称“侍上带刀及弓矢者,曰云都赤、阔端赤。”《元史·张珪传》又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