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赵尕尔。土族第一代赵土司。甘肃岷州(治今甘肃岷县)人。族别待定。元招藏万户。明洪武三年(1370),归附明朝,以功授百户。曾辖有“土舍”、“土民”300余户、男女1000余人。居地在今乐都县胜番沟
见“诺雷部”(1953页)。
后金官名。天命、天聪间所设理国政、听词讼的大臣。天命纪元前一年(1615),清太祖努尔哈赤创立协理国政和听断诉讼的大臣5员、都堂10员。凡讼事,都堂先为审理,次达5大臣,再达诸王,需要时则由太祖究问、
金代中期大臣。契丹族。世宗时,官吏部侍郎。大定二十八年(1188)十一月,与河中尹田彦皋共为贺宋正旦使,与宋友好往来。后为陕西路副统军、左宣徽使。章宗即位,任御史中丞。二十九年,谏言加强盐禁,选能吏充
即“昆邪”(1409页)。
见“料令”(1944页)。
?—1426明朝将领。蒙古族。※把都帖木儿(吴允诚)子。初居甘肃塞外,永乐三年(1405),随父投明朝,居凉州(今甘肃武威)耕牧。八年(1410),父兄从明成祖征阿鲁台、本雅失里后,与母留守凉州。时,
又称阁院禅林寺,俗称大寺。为辽代重修、保留辽建筑特色的佛教寺院。位于今河北涞源城内西北隅。据县志称,寺为东汉时所建,辽代大修,其主体建筑文殊殿,又名大雄宝殿,为辽代建筑。殿前有辽应历十年(960)经幢
唐初分布于漠北诸铁勒部落之称呼。又称铁勒九姓、敕勒九姓、九姓敕勒。九姓构成,史无明文。《唐会要·铁勒传》主要载回纥(鹘)、拔野古、同罗、仆骨、多滥(览)葛、思结、阿跌、浑、斛萨(一作薛)。《资治通鉴·
区名。今西藏东南部察隅县设置的区级行政单位,区府驻松冷。除藏族、珞巴族外,现有巨玉、德麦、车另、如苏等4个僜人聚居的自然村。参见“察隅”(247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