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上都遗址
俗称商都城。蒙古语称“兆奈曼苏默”(意为108庙)。在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东、上都河北岸五一农场。初建于蒙古蒙哥汗六年(1256),名开平府城,为元世祖忽必烈藩府所在。与大都(今北京)并称“两都”。城分内外三重,宫殿、楼阁、庙宇、官廨、仓库、苑囿、市肆、民居,星罗棋布。元末,在农民起义战争中被基本摧毁,明永乐初已成一片废墟。今城垣及房基石础仍残留地表。参见“开平(上都)”(114页)。
俗称商都城。蒙古语称“兆奈曼苏默”(意为108庙)。在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东、上都河北岸五一农场。初建于蒙古蒙哥汗六年(1256),名开平府城,为元世祖忽必烈藩府所在。与大都(今北京)并称“两都”。城分内外三重,宫殿、楼阁、庙宇、官廨、仓库、苑囿、市肆、民居,星罗棋布。元末,在农民起义战争中被基本摧毁,明永乐初已成一片废墟。今城垣及房基石础仍残留地表。参见“开平(上都)”(114页)。
1229—1309元朝将领。答禄乃蛮氏。※抄思次子。生于和林(今蒙古国哈尔和林)。初事窝阔台汗第三可敦(后妃)位下。元宪宗四年(1254),袭父职,为副万户,镇守随、颍等处。六年,受命总辖随、颖之征镇
见“龙婆伽利”(500页)。
?—1726清朝大臣。满洲镶黄旗人。佟佳氏。大臣佟国纲长子。初任一等侍卫。康熙二十七年(1688),授广州驻防副都统。二十九年,迁镶黄旗汉军都统。三十一年(1692),因员外郎马迪往谕准噶尔部策妄阿拉
古族名。又称花革老、花仡、花兜苗。以其服装用花布或五色布为衣裙而得名。主要分布在贵州贵阳、安顺、平伐(今龙里)、青山(今息峰)、施秉、黄平、龙泉等地。族称始见于明代,清代及民国沿袭之。今皆统称为仡佬族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正统(1436—1449)后设。《满洲源流考》改作拉哈卫,并说清代拉哈河在汪清边门内。
即“僧额”(2455页)。
蒙古国宫殿名。又作万安阁。位于蒙古国都城哈剌和林(今蒙古国哈尔和林)西南隅。太宗七年(1235),建和林城,造万安宫,次年落成,蒙古语称“合儿石”,意为“行宫”、“宫殿”。四周有宫墙,周长约2里。宫殿
党项羌部落名称。唐初,吐蕃兴起后,原居今青海省东南部黄河河曲和四川松潘以西山谷地带的党项羌,受其威迫,在唐政府协助下向西北地区迁徙,迁居在陕北横山一带的党项羌部,因横山一称南山,故名。
大成国农民革命政权都城。清咸丰五年(1855),农民军据浔州(今广西桂平县所在地),建“大成国”,定都浔州,名“秀京”。十一年(1861)八月,农民军遭清军及各地地主团练夹击,失守。参见“大成国农民革
地名。位于甘肃省西南部。东接临夏、天水、武都,南邻四川阿坝,西连青海省黄南州、果洛州,北界青海黄南及临夏,辖夏河、碌曲、玛曲、丹曲、卓尼、临潭等县。汉属金城郡,唐属陇右道,元属巩昌路,明属洮州卫,清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