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兀良哈万户

兀良哈万户

明代东蒙古※六万户之一。一译“乌梁海”,明人称之为“黄毛”。兀良哈为一古老部落,居于贝加尔湖东西的原始森林中,部分进入南部草地及不儿罕山(今肯特山)。骁勇善战,曾为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立过显赫战功。其东迁至朵颜山的部众成为明代的朵颜卫。留在不儿罕山及以北地区的部众奉命世代守护成吉思汗的葬地,至达延汗时代,成为左翼三万户中的兀良哈万户。正德五年(1510),助达延汗统一蒙古。达延汗卒后,不断南下,攻掠其他五万户,蒙文史籍称之为“叛乱”。从嘉靖三年(1524)至二十三年(1544),遭到卜赤汗、吉囊、俺答等人的六次征讨,伤亡惨重,大部被并入其他5万户内为奴,余众西迁至唐努山和阿尔泰山一带,该万户遂灭。

猜你喜欢

  • 居本

    藏语音译,意为“什长”或“什夫长”。①旧时西藏地方之藏军官职名。约相当于班长,领兵10名。 ②各※宗(相当于内地之县)区划内的头人,主要负责布置并分配※乌拉差役,为官员准备柴草等。任期一年,管辖百姓十

  • 笼官

    吐蕃官名。职司不详。吐蕃将马定德曾任此职。据《资治通鉴·唐纪51》载,贞元十六年(800),吐蕃“曩贡、腊城等九节度婴、笼官马定德帅其部落来降。”又,白狗羌亦有“笼官”之设,有四品、五品笼官等。南诏也

  • 阿虚部落

    清代甘孜色达草原果洛藏族支系。明末蒙古占据果洛地区,果洛部落被迫向东南农区迁移,其中一部分在阿虚骨系第三代头人阿虚晋巴加率领下,移居今阿坝多柯河畔,其后裔遂以阿虚为部名。共传13代,历数百年。明末清初

  • 初俄

    傈僳语音译,意为“由同一祖先的后代所组成的集团”。旧时云南怒江傈僳族地区氏族组织的残余形式。约16世纪中叶,傈僳族诸氏族在陆续进入怒江地区过程中,因不断遭逢战乱,氏族组织逐渐解体;定居怒江后,诸氏族散

  • 拓跋平原

    ? —487北魏宗室。鲜卑拓跋氏。河南王※拓跋曜孙,颍川王提长子。太安元年(455),父卒,袭爵,后改封武昌王。曾随献文帝拓跋弘征柔然,多有战功。拜假节、都督齐兖二州诸军事、镇南将军、齐州刺史,善于怀

  • 高州蛮

    古族名。宋代溪峒地区少数民族。高州原名珍州,其地包括今贵州道真、正安等地。宋初首领田景迁内附,拜珍州刺史。开宝元年(968),以郡多火灾,改名高州,始有其族称。八年(975),田景迁卒,以其子衙内都指

  • 槃瓠蛮

    古族名。又作盘瓠蛮。汉晋以来对南蛮的泛称。《魏略》曰:“高辛氏有老妇,居王室,得耳疾,挑之,乃得物大如茧。妇人盛瓠中,覆之以槃,俄顷化为犬,其文五色,因名槃瓠”。其后,高辛氏遭犬戎攻,乃募天下,能得犬

  • 南院行官三司

    西夏官署名。属下等司,天盛年间(1149—1169)设4正使、4承旨、2都案,4案头。

  • 十睑

    唐代南诏地方行政区划名。睑,又作��、赕、睒。《新唐书·南诏传》:“夷语睑若州”,十睑即十州。其名曰:云南睑、白崖睑(又称勃弄睑)、品澹睑、邆川睑、蒙舍睑、大釐睑(又称史睑

  • 巴拉玛

    见“巴拉人”(4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