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作
阿昌语音译,意为“好儿子”。旧时云南阿昌族地区对村社头人的称谓。原为农村公社时期村寨首领,由村社成员共同推举有办事能力和尽心尽力为村社成员服务的人担当,故名“好儿子”。主要职责是主持村社定期分配耕地,指挥群众生产,调解社员纠纷及主持重大宗教祭祀活动。对外代表村社。凡村社重大事情,均与“乌蒙作”(寨老)共同商议。属村社公仆。明、清时期,随着土司制度在当地的建立,便被封建土司加以利用,委任他们为头人,授权其统率所属村寨百姓,并负责派收土司下达的各种钱粮差役,成为土司制度的基层官员。
阿昌语音译,意为“好儿子”。旧时云南阿昌族地区对村社头人的称谓。原为农村公社时期村寨首领,由村社成员共同推举有办事能力和尽心尽力为村社成员服务的人担当,故名“好儿子”。主要职责是主持村社定期分配耕地,指挥群众生产,调解社员纠纷及主持重大宗教祭祀活动。对外代表村社。凡村社重大事情,均与“乌蒙作”(寨老)共同商议。属村社公仆。明、清时期,随着土司制度在当地的建立,便被封建土司加以利用,委任他们为头人,授权其统率所属村寨百姓,并负责派收土司下达的各种钱粮差役,成为土司制度的基层官员。
见“花剌子模”(999页)。
西域古地名。见《元史·西北地附录》,属察合台后王笃来帖木儿位下。耶律楚材《西游录》作可伞。即唐朝休循州都督府治渴塞城。今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卡散赛,位于费尔干纳盆地北部。
蒙古语音译,又译作乞牙惕、奇渥温、怯惕等。意为“急流”。蒙古之一支。传说蒙古始祖名乞颜,发祥于也里古涅昆山谷(今额尔古纳河附近),其后裔遂以祖名为氏。至成吉思汗十一世祖朵奔伯颜后,族支繁衍众多,各有姓
金宗室、大臣。本名元奴,字惇礼。女真族。完颜氏。辽王※完颜宗干孙,郑王※完颜充(神土懑)子。幼聪敏。熙宗皇统元年(1141),试宗室子作诗,中格。通《左氏春秋》大义。海陵王天德元年(1149),授百女
古山名。所指无定论,有在今辽河东、西两说。主东说者认为,时东北地区有天门岭二,一为新旧唐书《渤海传》记大祚荣被唐军穷追所越之天门岭,具体所在或说为今黑龙江省东南境之张广才岭,或说是辽宁、吉林省交界处之
渤海王国置。为西京鸭渌府所辖4州之一,领桓都、神乡、淇水3县,州治故址皆认为在今吉林省集安县境(一说在西通沟,或说即集安镇高句骊国国内城旧址)。史称渤海著名物产之一的“九都之李”(“九”为“丸”字之误
见“速哈儿卫”(1841页)。
清太宗皇太极年号。1627—1636年,凡10年。
明初乞儿吉思首领。汉籍称之为万户。原臣服于瓦剌。宣德五年(1430),遣副千户巴巴力等至京奏事,受赐彩币。一说即是《明英宗实录》正统四年(1439)正月癸卯条提到的瓦刺政权中之把把的丞相,位于右丞相脱
西夏译经者称号。直译为都译勾管作者。主持西夏译经事,常以国师担任。景宗时为国师白法信,惠宗时为国师白智光。在《西夏译经图》中智光端坐译场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