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陵公
金代对大房山山神的封号。海陵王完颜亮迁都于中都(今北京)后,又迁列祖列宗陵墓于大房山(今北京房山)。大房山成为金代山陵重地,备受崇敬。大定二十一年(1181),世宗敕封此山山神为保陵公。使副持节行礼,散斋2日,致斋1日。所司於庙中陈设如仪。礼用三献,如祭岳镇。列其爵号服章于侯伯之上,申敕有司,岁时奉祀。禁在封域之内樵采弋猎。
金代对大房山山神的封号。海陵王完颜亮迁都于中都(今北京)后,又迁列祖列宗陵墓于大房山(今北京房山)。大房山成为金代山陵重地,备受崇敬。大定二十一年(1181),世宗敕封此山山神为保陵公。使副持节行礼,散斋2日,致斋1日。所司於庙中陈设如仪。礼用三献,如祭岳镇。列其爵号服章于侯伯之上,申敕有司,岁时奉祀。禁在封域之内樵采弋猎。
见“绥可”(1970页)。
即“色勒库尔”(845页)。
晋及南朝所设治理“南蛮”之职官。始自晋武帝泰始年间(265—274),据《晋书》载:“武帝置南蛮校尉于襄阳”。后设置地点有所变化。有晋一代该职多由荆州刺史兼领,也有由郡守兼领或另委人充任。准于立府,下
见“别失八里”(1070页)。
见“脱脱”(2080页)。
傈 僳僳语音译,意为“古歌”或“古调”。傈僳族古老的叙事民歌曲调名。通常在老年或成年男子之间对唱。一般为一个或两个歌手领唱,其余歌手群起和唱。领歌词至少两句,多可达10多句,和唱词主要为最后两句。内容
东羌的一支。又作同羌。参见“铜鞮羌”(2063页)。
19世纪中叶云南哀牢山区彝族首领李文学和哈尼族首领田四浪(又名田政)领导的两支反清义军的会盟。在太平天国起义的影响下,云南哀牢山区爆发了以李文学为首的各族农民起义。为扩大力量,决定联合哀牢山中段由田四
见“帖木儿汗国”(1397页)。
即“巴儿忽真隘”(4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