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伯颜猛可

伯颜猛可

1452—1476

明代蒙古济农(亲王)。一译巴延蒙克。孛儿只斤氏。元裔※哈尔固楚克台吉子,达延汗※把秃猛可父。初,伯祖父岱总汗脱脱不花、祖父阿噶巴尔济与瓦剌领主也先合作,故其父娶也先女齐齐克妣吉为妻。景泰三年(1452),在内讧中,脱脱不花、阿噶巴尔济先后败亡于也先,父亦在逃亡途中遇难,母临产被羁留在瓦刺。出生后被伪装为女婴瞒过也先的监视,在萨穆尔公主(也先祖母)帮助下,遣人送至兀良哈部领主呼图克图少师处抚养。稍长,娶呼图克图少师女锡吉尔。后遇叔祖父满都鲁(满都古勤)汗,授予博勒呼济农称号,故明人称之为孛罗忽、孛鲁忽等。二人合兵,在科尔沁部协助下,大败翁牛特部领主毛里孩王,为被害的摩伦汗报了仇。后在权臣鸿郭赉、亦思马因的离间下,二人反目,被迫出亡,为亦思马因击败,妻锡吉尔被掳。成化十二年(1476),在逃遁途中,被永谢布人谋财杀害。

猜你喜欢

  • 叉康

    门巴语音译。门巴族部分地区流行的存放骨灰的公共用房。土木结构,规模大小不等,多在村庄附近,村民集体修建。人死将其尸骨焚烧为灰烬,掺泥土拌匀,做成若干塔状,置于叉康。

  • 七庆朝库儿台吉

    见“满五大”(2389页)。

  • 多内

    ?—1659清朝武官。蒙古正蓝旗人。喀尔诺忒氏。世居喀喇沁地方。初任护军校。顺治十一年(1654)征广东,击南明安西王李定国于新会县,败之于广西横州江岸。以功授云骑尉。十五年(1658),从征南明军于

  • 下察隅

    ①地区名。即西藏东南部察隅地区的中部和南部。为我国僜人的主要聚居地。 ②区名。今察隅县设置的区级行政单位,区府驻洞冲。除藏族外,有自耕、新村、下尼、嘎腰、那补、萨穷等6个僜人聚居的自然村。参见“察隅”

  • 永宁纳西族母系家庭

    云南宁蒗永宁部分纳西族的一种家庭形式。妇女是每个家庭的中心,是家庭维系的纽带,世系依母系计算,生产、生活资料归母系家庭占有或所有,财产按母系继承,妇女在家庭和社会中享有崇高地位。这种家庭组织的建立,与

  • 乌恰吞

    鄂伦春语音译,平均分配的意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鄂伦春人中残存和流行三种平均分配形式:(一)※“乌力楞”(地域公社)共同消费熊肉;(二)“乌力楞”按户平均分配;(三)同猎者平均分配。

  • 蒙格西送火

    羌族神话故事之一。流传于今四川汶川县雁门乡。神话叙述太古之世,人神未分。羌人女首领阿勿巴吉与天上火神蒙格西相爱成亲,生子名燃比娃。后由于天上恶神喝都作祟,施以魔法,使天昏地暗,大地出现第一次冬天,白雪

  • 散毛土司

    见“散毛宣抚司”(2169页)。

  • 噶尔布尔

    维吾尔语音译,原意为“筛子”,后演化为重量单位。1噶尔布尔等于8察拉克,8噶尔布尔等于1巴特满。

  • 撒板

    ①见“萧铎户斡”(2002页) ②见“萧孝忠”(199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