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伊兴额

伊兴额

?—1861

清朝将领。蒙古正白旗人。何图哩氏。原名伊清阿,字松坪。以骁骑校从征喀什噶尔(今喀什),选授侍卫。为避清国号,宣宗命改名为伊兴额。道光十九年(1839),升三等侍卫,改隶满洲。咸丰三年(1853),发扬州大营效力,因战功升头等侍卫。六年(1856),随军镇压捻军,败夏白于浍河北岸,解宿州围,以副都统记名,赐花翎。七年,招降王家墟捻军陈保元等5千人。赐号“额图浑巴图鲁”。八年,授正红旗蒙古副都统。破捻军于纪家庄,解蒙城围。继因军败,失丰县,夺职。九年,复职,督办河南军事,破捻军于商水。十年,由僧格林沁举荐,授六品顶戴,寻加三品,督办徐、宿团练事宜。十一年,与捻军战于东平、坟上,后于杨家集中伏兵,战死。谥壮愍。

猜你喜欢

  • 羌笛

    古代羌人传统吹奏乐器,有悠久历史。秦汉以前,游牧于黄河、湟水一带的羌人,即用羊腿骨或鹰翅膀骨制笛。早期的羌笛既可当吹奏乐器,又可作马鞭,所以又名“挝”(马鞭)或“吹鞭”。两汉以前,羌笛只有三、四个按孔

  • 怯怜口

    蒙古语音译,意为“家中儿郎”。原为草原部落贵族家中僮仆,随蒙古兴起及元朝的建立,皇室、诸王、勋贵通过掳获、分封、招收、影占等方式,占有大批人口,作为私属人户,谓之“怯怜口”。多为工匠、护卫、猎户、鹰人

  • 奥雅

    黎语,老人的意思。原是黎族地区对办事公道和受人尊敬的老人的称谓,村中偶有纠纷,多由他们出面调解。随着近现代黎族地区的阶级分化,逐渐演变为对有权有势的头人的称呼。如清末的总管、哨官;国民党时期的团董、乡

  • 孟革卜卤

    见“猛骨孛罗”(2078页)。

  • 里耀卿

    见“阿里耀卿”(1224页)。

  • 菊儿八速

    见“古儿别速”(441页)。

  • 甘彝

    见“纳苏泼”(1269页)。

  • 烘和图池

    清代新疆湖名。见《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等书。《西域水道记》作鸿和图淖尔,蒙古语“铃湖”之意。又称斋(宰)桑淖尔,即今斋桑泊。原属中国,19世纪下半叶被沙俄并吞。

  • 改琦

    清代回族著名画家。字伯蕴,号七芗。江苏华亭(今上海松江县)人。先世为西域人,寿春镇总兵光宗孙。嘉庆、道光时(1796—1850),以人物画负盛名。兼工书法,善诗词。其仕女画,生动逼真,色彩鲜艳雅致。花

  • 浑邪

    即“昆邪”(140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