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克和卓
清代新疆维吾尔族封建主。又称佛和卓、乌什和卓。多斯和卓裔,清二等台吉阿卜都尔璊祖父。初隶准噶尔。策妄阿拉布坦统治时(1697—1727),因布拉呢敦兄弟被拘伊犁,为叶尔羌(今莎车)、喀什噶尔(今喀什)众推举为首领,任喀什噶尔阿奇木。乾隆二十年(1755),清军征伊犁,布拉呢敦兄弟获释返归南疆,拒纳。闻清军至,始迎入城。后布拉呢敦兄弟叛清,遂被杀。
清代新疆维吾尔族封建主。又称佛和卓、乌什和卓。多斯和卓裔,清二等台吉阿卜都尔璊祖父。初隶准噶尔。策妄阿拉布坦统治时(1697—1727),因布拉呢敦兄弟被拘伊犁,为叶尔羌(今莎车)、喀什噶尔(今喀什)众推举为首领,任喀什噶尔阿奇木。乾隆二十年(1755),清军征伊犁,布拉呢敦兄弟获释返归南疆,拒纳。闻清军至,始迎入城。后布拉呢敦兄弟叛清,遂被杀。
明代白族学者。号敬庵。云南大理府太和县(今大理)人。弘治二年(1489)中举人,官至黄州府(治今湖北黄冈县)通判,为官以精明惠爱见称。致仕后,归故里40余年,闭户研读经史,手不释卷,颇受乡人爱戴,寿百
?—688唐代吐谷浑可汗。又作诺贺钵、诺遏钵、诺褐拔等。慕容氏。※慕容顺子。初受封燕王。唐贞观九年(635),父为臣下所杀后,嗣立。因年幼,大臣争权,国中大乱,获唐兵部尚书侯君集兵援,始平乱。次年,请
?—1832清广东八排瑶民起义首领。广东连山县人。瑶族。道光十二年(1832)五月,闻湖南江华瑶族起义首领赵金龙遇害,于连州茅冲聚众反清,声言为瑶王金龙复仇。义军迅速扩展至数千人,转战湖南江华、蓝山等
藏族音译,意为“毡帐”或“宝帐”。唐代吐蕃人居住之帐幕。贵族与百姓均居之,有大小之别。《新唐书·吐蕃传》:其赞普“联毳帐以居,号大拂庐,容数百人。其卫候严,而牙甚隘。部人处小拂庐。”其百姓所居小拂庐,
见“高车十二姓”(1919页)。
古族名。元代对部分仡佬族先民的称呼。《元史·成宗纪四》记作“红犵獠”。明清及民国时期又称红仡佬、红革老等。今统称为※仡佬族。以其服装为红色而得名。元大德十年(1306),有青山(在今贵州息峰县境)红仡
契丹民族流行的一种服装。据《契丹国志》记载:“五月五日午时,采艾叶与绵相合,絮衣。”(卷27)艾叶有香气,可以驱蚊蝇。捣碎混入绵中作衣着身,既可抵御寒冷,又有驱邪禳灾之意。
?—456北魏将领。字元兴。安定安武(今甘肃镇原县西南)人。匈奴破六韩氏(后改韩氏)。常山太守破六韩耆之子。善骑射,年17,随太宗征丁零翟猛,为中军执幢,升虎贲中郎将。后从世祖征夏国赫连昌,以功赐爵蒲
见“李特”(1021页)。
见“耶律弘古”(130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