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多㖫丁
又作仁多嵬丁。西夏军事首领,党项族。惠宗时官居监军。性凶黠,驻巡于夏国西南边境。尝主谋与宋进行安塞之战,宋神宗募人欲生擒之,不得。大安七年(1081),率军与宋将李宪争夺南牟城,不胜。九年(1083)十一月,谋攻宋朝,欲遣宥州心腹投宋为内应,计未成。十年十月,引兵10万人入泾原,纵水焚草积,蕃汉民死者甚众。围第十六堡,夏士卒听命,久攻不下,被宋将卢秉遣将趋静边扼其归路,所部惊恐惶惧溃逃,只身奋战至死。
又作仁多嵬丁。西夏军事首领,党项族。惠宗时官居监军。性凶黠,驻巡于夏国西南边境。尝主谋与宋进行安塞之战,宋神宗募人欲生擒之,不得。大安七年(1081),率军与宋将李宪争夺南牟城,不胜。九年(1083)十一月,谋攻宋朝,欲遣宥州心腹投宋为内应,计未成。十年十月,引兵10万人入泾原,纵水焚草积,蕃汉民死者甚众。围第十六堡,夏士卒听命,久攻不下,被宋将卢秉遣将趋静边扼其归路,所部惊恐惶惧溃逃,只身奋战至死。
元代驿站官员。其职权史无明载,但顾名思义,是负责领导驿站事务的官员。另置驿丞、提领,以襄理之。至元七年(1270)开始,省部官议定,各路总管府在城驿设官2员,于见役人员内选用,州县驿设头目2名。主管站
见“捺钵”(2037页)。
1303—1323元朝第五代皇帝。蒙古孛儿只斤氏。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长子。蒙古语尊称格坚皇帝。幼从汉儒读经史,通汉族封建文化。仁宗延祐三年(1316),立为皇太子,兼中书令、枢密使,参决国政。七年,
血缘公社时期额尔古纳河旁游猎鄂温克人“乌力楞”的家族长。鄂温克语音译,意为“公道人”、“正确者”。由“乌力楞”全体成年成员集会选举产生,任期不定(一说为3年)。一般由狩猎经验丰富、勇敢、能干、处事公道
参见“锡伯族”(2364页)。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正统(1436—1449)后设。《满洲源流考》作占尼河卫,并说清代有占尼河,在吉林城(今吉林市)西南570余里,西南流。
?—1709喀尔喀蒙古车臣汗。博尔济吉特氏。※伊勒登阿喇布坦子。康熙二十七年(1688),父死,袭汗号。时准噶尔部噶尔丹掠喀尔喀,随叔父纳木扎勒台吉归清,从众10万余户,受命驻牧于乌珠穆沁诸部界。因年
1888—1927近代反封建志士。贵州省天柱县人。侗族。出身官僚地主家庭。早年入湖北陆军第三中学学习。1911年受革命浪潮影响,加入同盟会。参与制订武昌起义规约并参加武昌首义。后入黔军任连长、团长、师
亦作郑文,即“郑仁旻”(1520页)。
即“专诸”(25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