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都护
突厥语译音。亦译易都护、邑都护,亦都兀惕。古突厥、回鹘首领称号。始见于鄂尔浑碑铭。7世纪定居别失八里(今新疆北部吉木萨尔北破城子)一带的铁勒拔悉蜜部统治者及12—13世纪高昌回鹘首领亦称之,并将所居之城称为亦都护城。《元史·巴而术阿而忒的斤传》载,“巴尔术阿而忒的斤亦都护,亦都护者,高昌国主号也。”其意为“幸福之主”,或“圣主”。一说系借用汉语“都护”(官名)一词,词首加元音“亦”而成。
突厥语译音。亦译易都护、邑都护,亦都兀惕。古突厥、回鹘首领称号。始见于鄂尔浑碑铭。7世纪定居别失八里(今新疆北部吉木萨尔北破城子)一带的铁勒拔悉蜜部统治者及12—13世纪高昌回鹘首领亦称之,并将所居之城称为亦都护城。《元史·巴而术阿而忒的斤传》载,“巴尔术阿而忒的斤亦都护,亦都护者,高昌国主号也。”其意为“幸福之主”,或“圣主”。一说系借用汉语“都护”(官名)一词,词首加元音“亦”而成。
887—937五代后唐宗室、后晋将领。字子良。西突厥别部沙陀人(一说其先为代北胡人)。后唐明宗※李嗣源侄。少善骑射。庄宗李存勖时,将兵戍常山。同光四年(926),闻叔兵变于魏州,亦起兵据邢州。叔即位,
书名。清果亲王允礼撰。上下两卷。雍正八年(1730),准噶尔侵扰西藏,移达赖喇嘛于泰宁。十二年(1734),准噶尔请和,清廷命作者往泰宁,办理达赖喇嘛返藏事。此书即其以游记体裁逐日所记往返途中亲见之事
僜语音译。解放前西藏察隅地区僜人使用的一种铁砍刀。是最重要的生产工具和防身武器。多由相邻地区传入,部分自行加工。刀长约50厘米,宽约8厘米。用长方形木板刻出凹槽,每隔约2厘米绕数道细铁(铜)丝,即为刀
云南铜石并用文化遗址之一。地点在今剑川县海门口。1957年兴修水利挖掘河道时发现。为湖滨村落遗址,有成排的木桩柱224根,其房屋为南方式高脚房。出土大量石器、陶器、骨器和少量铜器。石器多数为通体磨光的
632—677原为高句丽大臣,后为唐朝将领。高句丽人。泉氏。高句丽权臣盖苏文子。9岁,以父荫任先人,历迁中里小兄、中里大兄,知国政,主辞令,进中里位头大兄、莫离支,兼三军大将军,加大莫离支。因被谗谋逆
?—1439明代瓦剌贵族首领,又译脱欢、托欢。出身绰罗斯家族。顺宁王※马哈木子。额勒伯克汗之外孙。据《蒙古源流》载,原名巴噶木(一说此为其父名),因被东蒙古阿鲁台太师俘为家奴,覆于釜下,故名“脱懽”(
辽初大臣。字敌辇,又作迪辇、迪辇洼。契丹族。辽太宗※耶律德光族兄,隋国王※耶律释鲁孙,南院夷离堇绾思子。少有器识,受人敬。辽太祖时,虽未入官,常任以事。太宗时,为惕隐,掌皇族政教。天显十一年(936)
?—1899清朝将领。达斡尔族。姓布库尔氏。布特哈驻防(亦作黑龙江镶红旗)。咸丰七年(1857),以余丁隶僧格林沁,随军镇压捻军多年。同治七年(1868),赐号额腾额巴图鲁。十年,率军驻乌里雅苏台(今
十六国之一。鲜卑秃发氏所建。该部原居塞北,远祖匹孤率部迁至河西(今甘肃、青海二省黄河以西,即河西走廊与湟水流域一带)。其曾孙秃发树机能于泰始(265—274)中起兵反晋,据有凉州地(今甘肃黄河以西地区
见“乌鲁斯博罗特”(35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