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乌桓

乌桓

古族名。又作乌丸。东胡族一支。语言属东胡语的分支。战国时已见于史籍。与鲜卑均为东胡部落联盟中之大部。秦末汉初,为匈奴冒顿单于(前209—前174年在位)所败,联盟瓦解,余众分聚于两部。该部退保乌桓山(今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以北,即大兴安岭山脉南端,一说是时始因以为号)。北邻鲜卑。初臣服匈奴,岁贡牛、马、羊、皮张,逾期,则没其妻、子为奴。西汉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匈奴为汉将卫青、霍去病所破后,遂附汉,被徙置于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塞外,为汉侦察匈奴动静,汉置护乌桓校尉监领之。昭帝始元(前86—前80)年间,势渐强。因挖匈奴祖坟,为匈奴所败,又遭汉将袭击,遂叛汉,扰幽州。至宣帝(前74—前49)时,复降汉。到王莽新朝,因不堪征调之苦,重依附匈奴,联兵扰汉缘边诸郡。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二年(公元46年),乘匈奴内乱,破之,迫其北徙数千里,漠南地空。二十五年,在汉币帛重赂之下,大人郝旦等900(一作9千)余人复归汉,受封侯、王、君长者81人,被置于东起辽东,西至朔方的缘边十郡界,助汉击匈奴、鲜卑,使明、章、和三帝时边塞得以无事。大批骑兵以留作宿卫为名,被编为“乌桓胡骑”,由汉宿卫兵校尉直接控制,随从征讨。灵帝(167—189年在位)初,辽西、辽东、右北平等地乌桓兴起,其大人自称王。献帝初平(190—193)中,辽西乌桓首领※蹋顿统一诸部,组成联盟,势力渐强,并卷入中原封建割据战争,助袁绍破公孙瓒,受封单于。建安十二年(207),为曹操败于柳城(治今辽宁朝阳市西南),降众20余万被徙置内地,健壮者被编为骑兵,卓有战功,史有“三郡乌桓为天下名骑”之称。初处于原始公社末期,母权尚存。邑落首领称小帅,数百千落自为一部,由大人统领,推举产生,无世业相继。以大人名字为姓,故姓氏无常。以牧猎为业,追逐水草,不常其居,以穹庐为舍,食肉酪,衣毛毳。有牧猎所需之手工业,男制弓矢、鞍勒、兵器,女刺绣制毡毯。有农业,产稷及东墙(结实如稷子)。不识文字,刻木为记。俗敬鬼神,祀天地、日月、星辰、山川及先大人有健名者。其约法,违大人言者,罪至死。有私有财产,“各自畜牧营产”,不相徭役。南迁后,与汉人“岁时互市”,以牲畜、皮张换取生产生活用品。汉地之“精金良铁”及铁制工具、兵器、陶器、马具、铜镜、服饰、货币等传入该地,使其锻铁、制陶、酿酒等均获得发展。魏晋以后逐渐与他族融合,形成“杂胡”,但至唐代仍有称“乌丸国”者入贡,直至辽太祖二年(908),尚有耶律阿保机遣撒剌讨乌丸的记载。

猜你喜欢

  • 奥绒

    藏语音译。西藏贵族家族之一。居工布地区。其成员代本奥绒巴于康熙五十六年(1717)当雄反击准噶尔战争中牺牲,其子继之指挥拉藏汗之工布地区藏军,六十年(1721),任代本。另一成员工布第巴奥绒巴之子,为

  • 长引隔眼

    元代通邮制度。是我国早期“排单”雏型。延祐五年(1318)十一月定,凡入递文书,由始发官司酌量地理远近,印贴“长引隔眼”于公文上,标明件数、发引时日,至各邮长所在,交递铺传递承接,即于隔眼上填写时刻,

  • 龚渤

    清代纳西族第一个进士。字遂可。云南丽江大研里人。雍正十年(1732)举人。乾隆元年(1736)丙辰科进士。选翰林院检讨,后仕至侍讲学士。至解放前夕,其家门仍挂有“进士及第”匾额。

  • 陶林起义

    辛亥革命时期内蒙古陶林地区爆发的反清起义。1911年11月,内蒙古乌兰察布盟陶林厅(治今内蒙古卓资县西南)附近乡村会党武装和陶林厅的的百余名巡警,在同盟会的影响和大同起义的胜利形势推动下,以赵喜泰为首

  • 萨催

    藏语音译,意为“驿站”或“短站运输差”。为※“宗解”(长站运输差)的对称。又作萨璀。(1)旧时,供传递政府文书的人中途更换马匹或休息住宿的地方。(2)原西藏地方政府外差中,从一驿站送往另一驿站的短站运

  • 乌林达

    即“物林达”(1441页)。

  • 称海屯田总管府

    见“称海宣慰司”(1882页)。

  • 三闾大夫

    战国时楚国官名。掌管昭、屈、景三姓王族的谱谍,主持宗庙祭祀典礼。屈原曾任此职,后人以此为屈原的代称。

  • 土指挥同知

    官名。明代所置京卫、外卫指挥使司设有指挥同知,低于指挥使,秩从三品。在少数民族地区亦以此名义授当地首领,赐给印记、诰命、冠带、准世袭。令其守卫疆土,安抚土民,依例朝贡,服从征调,不纳租赋。清沿明制,在

  • 召勐

    傣语音译,意为“一片土地之主”或“一个坝子之主”。解放前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封建领主制度下的一级行政区域的统治者,即车里宣慰使司所辖各勐的土司,是※召片领以下最大的一级领主。多由召片领分封其宗室亲信担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