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孜别克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新疆。人口14502人(1990)。族名源于14世纪钦察汗国“乌孜别克汗”(1312—1340年在位)。汉籍文献译称为“月即别”、或“月祖别”。为16世纪初年昔班后人及其属众与中亚地区定居居民融合后形成。曾相继在中亚建立布哈拉、希瓦、浩罕三汗国。因善于经营,商业发达,与中国明、清两朝贸易往来频繁。经常将中国内地出产的丝绸、茶叶、瓷器、大黄等特产运销中亚及俄国,又将中亚及俄国特产贩运中国新疆等地。由于往来密切,自18世纪初年以后,移居新疆的人渐次增多,常被冠以“浩罕人”、“安集延人”、“布哈拉人”等称号。大部分居住城市,经营商业和手工业。主分散布于喀什、莎车、巴楚、阿克苏、伊犁、塔城等地。手工业生产以丝织业最发达,尤以莎车最繁盛。也有少数析居于南疆各地的县、市郊区从事园艺,种植蔬菜、瓜、果等作物。分布在北疆牧区的,多与哈萨克族杂处。喜聚族而居,凡其分布区域,大都集中居住于同一街区或同一居民点。信仰伊斯兰教。操乌孜别克语。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因人口较少,加上与维吾尔等各族人民长期错处,故居住于城乡的人,也常用维吾尔文;居住于牧区的人,则多兼用哈萨克语文。性善歌舞。民间音乐曲调婉转悠扬。服装艳丽,喜戴花帽。主要吃牛、羊、马肉,乳制品和好茶。忌食猪肉。文化教育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