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义都

义都

珞巴族部落名。又称都都。藏族称之为“丁珞”,门巴人称“札纳”,西方文献称“朱利嘎答”,意为“剪发的人”,或称“米什米”。据察隅义都人称,其祖先从巴塘一带向西南迁移至察瓦弄,然后向西再迁至波中、阿古雅山区,最后定居在安尼尼一带。又据安尼尼的米连氏族传说,其祖先原住在北部藏区的茵尼拉本,再向南移到卡倍安达,逐步定居。该部落包括灭呷、灭东、达宁、米力、米达、补荣、埃木崩、林根、木宗达和玛娘等氏族,今主要分布在丹龙曲流域的衣合衣、西固、阿合依、埃芒、马通、震、达隆、耶梯、因通、结又等13条山沟。

猜你喜欢

  • 祭河神

    旧时达斡尔族的求雨祭祀。流行于今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等地。遇旱年举行。由氏族或村屯中的年长妇女发起,约集每户妇女各带鸡一只到河边。祭时,先将供鸡杀死,用带血的鸡皮挂在事先插好的三角木架上,同时

  • 萧师姑

    ?—1104辽末代皇帝天祚帝之德妃。契丹族。为北府宰相萧常哥女。道宗寿昌二年(1096)入宫,封燕国妃。生子耶律挞鲁。天祚帝乾统三年(1103),改德妃。寻加号“赞翼”。子挞鲁受封燕国王。次年,挞鲁卒

  • 大义公主

    见“千金公主”(121页)。

  • 明阿特部

    清代乌梁海部落分支名。一译明噶特部。初居阿尔泰。后为准噶尔部兼并,被编入其二十四鄂拓克,迁住雅尔(原苏联境内乌尔扎尔)。乾隆二十年(1755)清军征伊犁时,举部附清,被置于呼伦贝尔。继逃遁,令隶札萨克

  • 元代汉语白话

    又作元代汉语、元代白话。元代部分汉文文献中一种表达当时汉语白话的特殊体裁。元代敕旨文告等传世的汉文文献直译自蒙古文文献,而此类蒙古文文献又多有以蒙古语转译自汉文辞句者,故在语音、词汇、语法构成方面形成

  • 元宪宗

    见“蒙哥”(2324页)。

  • 宁昌路

    元代行政区划名。隶中书省。治所宁昌县(今辽宁阜新市东北)。蒙古亦乞列思部世居该地。世祖至元二十二年(1285),驸马唆郎(都)哥受封宁昌郡王。仁宗延祐五年(1318),置宁昌府。英宗至治二年(1322

  • 白虎祭

    旧时青海、甘肃等地土族萨满教防雹法事。不定期,一般于夏历五月雹灾之前择日于山丘西北角举行。若当年庄稼遭雹灾,翌年必定举行。祭前由男青年窃取他村萨满所陈列祭祀用品,认为这样才具有法力,并在上面涂上白狗、

  • 黎刀

    黎族男子防身武器。大多为短刃长柄,刀刃锋利,皆以细斑藤织花缠束刀柄,柄端插白角片尺许如鹞尾,以为饰,出门常带在腰间。

  • 克什克腾庙

    内蒙古召庙名。清初由席力图喇嘛一世来克什克腾旗建立,建庙具体时间不详。汉式建筑,规模不大,常住喇嘛不超过60人。由旗衙门给寺庙定额的喇嘛发给俸禄。席力图喇嘛一世圆寂后,旗札萨克之子成为转世灵童,该旗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