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义渠戎

义渠戎

古族名。戎人之一支。《史记索隐》引韦昭云:“义渠本西戎国”。《风俗通义》:“义渠,狄国”;也有称其为白狄种者;一说为羌种。《竹书纪年》:“武乙三十年,周师伐义渠。”春秋时居住于今山西、陕西交界汉西河郡徒经(泾)25城,与秦、韩、赵、魏为邻。时与大荔之戎为最强,自称王,建义渠国,为西戎八国之一。与秦尝有战争。秦惠文王十年(前328),臣服于秦,十一年,于其地设县;更元十年(前315),秦取其25城,其族西迁。秦昭王三十五年(前272),宣太后杀其王于甘泉宫,并其部,设置北地郡,治所在义渠县(今甘肃庆阳县西南)。后部众又西迁,进入河西走廊。汉昭帝元凤二年(前79),汉属国千长义渠王骑士射杀匈奴犁汗王。以牧为主,兼营农业,有城郭。饮食等与匈奴略同。实行火葬,“而忧其不焚”。西汉以后,渐融合于汉、匈奴等民族。

猜你喜欢

  • 察哈尔正红旗

    清察哈尔八旗之一。由康熙十四年(1675)迁置宣大边外的察哈尔部众及以后陆续来降的喀尔喀、厄鲁特部众合编而成,不设札萨克,由清廷派总管管理。是为总管旗。位于张家口外,东至察哈尔正黄旗界,西邻察哈尔镶红

  • 续文献通考

    书名。清官修。250卷,另有凡例、总目。乾隆十二年(1747)三通馆臣奉敕起纂,四十九年(1784)最后定稿。此前,明王圻原撰有《续文献通考》254卷,上接马端临《文献通考》,下讫明万历(1573—1

  • 玉昔帖木儿

    1242—1295元朝将领。又译玉速帖(铁)木儿。蒙古阿儿剌氏。成吉思汗“四杰”之一※博尔术孙,孛栾台子。初袭右翼万户,统按台山(今阿尔泰山)部众。世祖时,受召见,任怯薛之博尔赤,掌御膳事,赐名月吕鲁

  • 阐化王

    明朝授予西藏帕木竹巴地方政教首领的封号。洪武(1368—1398)初,遣使招谕卫藏,令举元故官赴京授职。帕木竹巴地方元故灌顶国师章阳沙加监藏“为番推服”,明廷准其一仍旧职,并赐玉印、彩币。六年(137

  • 盈江设治局

    行政区划名。明清为干崖宣抚司、盏达副宣抚司,属傣族土司。民国二年(1913),分设干崖、盏达弹压委员,民国五年(1916),改设行政委员,隶腾越道,民国二十一年(1932)改设盈江、莲山设治局。盈江即

  • 六镇

    北魏在平城以北所设六个军事重镇合称。北魏初年为拱卫京城,防御柔然南扰及镇抚北方诸族,在京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北)以北,阴山南北,自西而东设置沃野(今内蒙古五原县东北)、怀朔(今内蒙古固原县西南)、武

  • 河防通议

    书名。元代回回学者瞻思(1277—1351)编撰。成书于元英宗至治元年(1321),是一部治理黄河的历史文献。本书系将宋代沈立《河防通议》及金代都水监《河防通议》合并、重新编订而成。分6门,门各有目,

  • 奴都赤

    蒙元时期蒙古官名。又译“嫩秃赤”、“嫩秃兀赤”、“嫩秃兀臣”。《元朝秘史》解为“管营盘的”。蒙古语“嫩秃黑”(即“奴都”,汉译“农工”),意为“营盘”、“牧地”,“赤”意为“司事人”,即管理营盘者。宋

  • 官文

    1798—1871清朝大臣。满洲正白旗人。王佳氏。字秀峰。道光间,历任侍卫、副都统。咸丰三年(1853),以太平军由湖南下汉阳,欲取荆州,奉命专统荆州防务。四年,任荆州将军,督师配合湘军曾国藩部合攻武

  • 哈文台

    清代医学家。江苏南京人。回族。精医术,善医眼病。太平军克江宁(今南京市),曾应太平天国医生李俊良邀请,为东王杨秀清治疗眼疾,有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