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中英会议藏印续约

中英会议藏印续约

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为1890年※《中英会议藏印条约》之附加条款,又称《藏印议订附约》、《藏印续约》等。光绪十九年十月二十八日(1893年12月5日)清政府代表参将何长荣和英国代表政务司保尔于大吉岭签订。共12款,主要内容: (1)亚东于光绪二十年(1894)三月二十六日开辟通商,“任听英国诸色商民前往贸易”,英印政府“随意派员驻寓亚东查看此处英商贸易事项”。(2)英商自由进入亚东,不准阻拦,并可在当地租赁住房栈所。其建造住房栈所均属合用,并建造公所给英印所派官员驻寓。(3)“除军火器械、盐酒、迷醉药及其他专禁品外”,一切货物自开辟之日起皆准以5年为限概行免纳进出口税。5年后,印茶可入藏销售, “应纳之税不得超过华茶入英纳税之数”。(4)英商在西藏境内与藏民有争辩之事,“应由中国边界官与哲孟雄办事大员面商酌办”。(5)亚东开关日起一年后,凡藏人仍在哲孟雄游牧者,应照英国在哲孟雄随时立定游牧章程办理。这一条约扩大了英国对中国的侵略特权。

猜你喜欢

  • 浑得移邻稍瓦只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抹里(相当于“乡”,或“乡”下一级单位)名。属应天皇太后※长宁宫下之一抹里。“稍瓦只”,又译作“稍瓦直”,辽景宗※彰愍宫一抹里名“尼母曷烈稍瓦直”,承

  • 佛庐

    藏族音译,意为“毡帐”或“宝帐”。唐代吐蕃人居住之帐幕。贵族与百姓均居之,有大小之别。《新唐书·吐蕃传》:其赞普“联毳帐以居,号大拂庐,容数百人。其卫候严,而牙甚隘。部人处小拂庐。”其百姓所居小拂庐,

  • 索岳尔济山

    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东北部。大兴安岭支脉。辽时称七金山。最高处在乌珠穆沁旗与巴林旗分界处。山容不甚险峻,惟岩石嵬巍,暴露山面。原有的森林因清乾隆时为山火所焚,只有分散的桦、榆等树。清朝视为边防重地、设

  • 哈不勒罕

    见“合不勒罕”(835页)。

  • 文济王

    元朝封爵。为诸王第二等级封号之一,授螭纽金印。元统二年(1334),世祖子脱欢次子蛮子始受封。其子不花帖木儿(又作帖木儿不花)袭封。

  • 郭罗克善后事宜

    清代有关郭罗克藏族的各项规定。乾隆九年(1744),经川陕总督公庆奏准,内容为:郭罗克各寨穷苦者有牛无资,可酌量借给;打牲立期制,每年五六月打牲一次,九至十二月在本境近地打牲,按寨分班,每起多至10名

  • 杜尔伯特部左翼中前右旗

    清代外札萨克旗之一。乾隆十八年(1753),汗车凌族子班珠尔率众归清。十九年,封札萨克固山贝子,建旗。初驻牧扎克拜达里克(喀尔喀赛音诺颜部内)。继迁额克阿喇勒、额尔齐斯。二十三年(1758),定牧于科

  • 镇国

    蒙古国驸马。又译镇吉。汪古部人。首领必纳亦之子,※阿剌兀思剔吉忽里之侄。一说其父死后,曾一度入质金国。汪古部归附蒙古后,为汪古五千户长之一。曾率31鄂托克部众反抗蒙古,为成吉思汗及汗弟合撒儿所败,归降

  • 阿敦达

    清代官名。满语音译,“阿敦”意为“牧群、马群”,“达”意为“头目”、“首领”,即是管马群的头目,汉译“牧长”。是太仆寺、上驷院及旗王府所置的官员,掌放牧、繁衍、训练马匹等事。从六品。

  • 新编事文类要启礼金钱

    书名。编者及成书年代均不详。分前、后、续、别、外5集。是记载元代通用各种文字格式和典故出处的一种类书。其中外集卷1、卷2《方舆记胜》和《公私必用》中事产、人口、头匹、买卖、雇佣、典当、契式等目,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