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东蒙古人民自治政府

东蒙古人民自治政府

蒙古自治运动的各派在内蒙古东部地区建立的自治政府。1946年1月16日,在兴安盟葛根庙(今乌兰浩特地区)召开东蒙古人民代表大会决定成立,发布《东蒙古人民自治政府施政纲领》、《自治法》和《成立宣言》,博彦满都任主席,玛尼巴拉任副主席。2月15日,在王爷庙正式宣布成立。由于成员政见不一,其中少数封建上层分子试图借此机会煽动内蒙古与外蒙古合并;一部分封建上层主张投靠国民党政府,实行“独立自治”,借以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而一部分渴望民族解放的蒙古族青年革命者、知识分子和进步上层人士则反对国民党大汉族主义的民族压迫政策,愿意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拥护党的民族政策;也有一部分处在中间状态,动摇于国共两党之间。中共先后派出大批干部到东部地区开展工作,经大多数同意,于同年4月3日,举行内蒙古自治运动统一会议,通过《内蒙古自治运动统一会议主要决议》,撤消东蒙古自治政府,成立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乌兰夫任主席,下设东蒙总分会,领导东蒙古自治运动,辖哲里木、兴安、纳文慕仁、呼伦贝尔4盟。

猜你喜欢

  • 偒僙语

    我国部分布依族使用的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主要分布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平塘县,少数散居在独山和惠水两县。人口总数为2万多。使用此语的估计只有1万余人,散居于独山、惠水两县以及平塘

  • 句町县

    古县名。原为夜郎国小邑之一,作※鉤町国。秦置县。汉初,复为夜郎小邑。元鼎六年(前111)复置。属牂柯郡,治所在今云南广南。蜀汉时,自牂柯郡分出属兴古郡。南朝梁废。今其地有苗、布依等民族居之。

  • 阿卜都喇依木

    ?—1764清代新疆维吾尔族伯克。初附属霍集占,任喀什噶尔(今喀什)阿奇木。乾隆二十四年(1759),清军征霍集占抵喀什噶尔时,请降。获宥,授叶尔羌(今莎车)伊什干伯克。次年,因讦告鄂对伯克嗜饮、躁妄

  • 东祁土司

    明清时期土族土司。以别于西祁土司而言。因居青海乐都县胜番沟,与西祁土司所居青海西宁一东一西相对,故名。自第一代土司朵尔只失结(明授指挥佥事)起,子端竹于洪武二十九年(1396)袭职,赐姓祁。传至末代土

  • 巴林左翼旗

    清内蒙古诸旗之一。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昭乌达盟北部。牧地当潢河(今西拉木伦河及其下游西辽河)北岸。元为鲁王分地,明初为全宁卫,后属兀良哈北境。至达延汗曾孙苏巴海,号所部为巴林,与喀尔喀为兄弟部落,役属于察

  • 标敏

    瑶语音译,意为“瑶人”。部分瑶族自称。他称“东山瑶”。分布在广西全州、灌阳和湖南零陵、道县。操“勉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瑶语支。

  • 施甸长官司

    明代云南土司名。元为石甸长官司,辖地在保山之南,南接镇康,隶属镇康路。明洪武十七年(1384),更名施甸长官司,改属永昌府。清顺治十六年(1659),并入保山县。近代又从保山县分出,置施甸县。

  • 世子

    爵名。清代宗室封爵中第二等。沿袭古代诸侯、诸王的嫡子原称,取世世不绝之义。顺治十年(1653),明文增置于和硕亲王之下,以合十二爵。乾隆三十九年(1774),在十四等封爵基础上又确定功封、恩封之制。凡

  • 阿哈玛特

    见“玛罕木特”(453页)。

  • 措本

    旧时西藏地方政府所置的官衔之一。门巴族和藏族部分地区※宗本以下“措”一级行政官员,略似内地的“区长”或“乡长”。有民主推举产生、宗本择定或差巴户轮流担任等形式。为旧政府主管全措行政事务,征派差税、调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