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东巴文

东巴文

我国纳西族曾使用过的一种图形文字。“东巴”是纳西语,指从事传统宗教活动并能诵经的经师名称。他们称此文字为“森究鲁究”,意为“木石的记号”,见木刻木,见石画石。文字起源何时,无确切记载。现存石刻《木氏历代宗谱》中有16世祖牟保阿宗记载“且制本方文字”的词句,约为12世纪下半叶至13世纪上半叶之间。但从东巴文的结构体系、经书古词和实际运用看,它的创制年代要早于牟保阿宗时代。有的学者认为,纳西族可能在11世纪中叶已经使用东巴文。国外有的学者认为东巴文产生的时代还要早得多。东巴文总数约1300多字,基本部分是独体图形字,还有一些会意、转意、指事、合体等符号。独体图形字取形于客观事物,一般一个字读一个音,代表一个名称,具有较强的派生能力。会意字字数也较多,有独体会意字和合体会意字两种。前者是改变独体图形,突出其某一特点而构成,常用于表示动词或形容词。后者有两种构字法,一是在独体图形字上加附加符号表示新义,二是用两个或几个独体图形字合在一起。同意假借字数量不多,常常假借代表实词的字来表示抽象意义的同音词。书写行款不很固定,大体自左至右横写。有时几个字上下相叠。不同地区的人书写、诵读经书时,往往有较大差异。同一本书中,前后写法也常有不同。东巴文除用来记帐和诵读外,主要用来书写东巴教经典,约600多种2万多册。大体可分为祭山神龙五经、除秽经、祭风经、消灾经、开丧经、超荐经等10类。内容涉及纳西族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初期的社会历史、天文历法、医药卫生、农工畜牧、文学艺术、宗教哲学、婚姻家庭、语言文字等重要资料,其中《古事记》是中国民族文学史上的珍品。东巴文作为当代唯一保存了大量完整文献的原始图形文字,也是研究文字起源及文字发展史的珍贵资料。中国学者对东巴文有深入的研究,其中有突出贡献者为方国瑜、傅懋绩,著有《纳西象形文字谱》和《纳西族图画文字“白蝙蝠取经记”研究》等著名专著。国外学者对东巴文也有一定研究,发表了一批有份量的专著。可喜的是近几年国家对抢救东巴文化遗产极为重视,投入了较大人力、物力整理东巴经典,出版了一批东巴经译注。

猜你喜欢

  • 克列兔台吉

    见“格哷图台吉”(1810页)。

  • 胡笳

    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吹管乐器。亦称芦笳。蒙古族称之为“绰尔”。传说汉代张骞从西域传入。汉武帝(前141—前87年在位)时,李延年因其曲造新声二十八解,以为武乐。后成为汉、魏鼓吹乐中的主要乐器。《太平御览》

  • 乌稽部

    见“窝集部”(2297页)。

  • 库玛尔路协领公署

    见“库玛尔路”(1112页)。

  • 天兴国

    即“大天兴国”(91页)。

  • 孤儿传

    蒙古族古代短篇叙事诗。又名《孤儿舌战成吉思汗九卿》。作者和创作年代均不详。240余行。内容叙述成吉思汗与其九员大将宴于克鲁伦河畔,席中谈论饮酒利弊,一侍宴的奴隶——孤儿,胆敢从旁插话,并与一员大将反复

  • 接龙

    苗族民间祭祀风俗。又称邀请龙,敬龙。苗族以龙为吉祥富贵之象征,备加崇敬。祭祀时祈祷龙神庇护地方安宁、风调雨顺、人畜兴旺。湘西、黔东比较盛行,黔东南、桂北等地也有类似庆典。每年二月、八月或十月中择日举行

  • 龙佑那

    相传为三国时白子国、建宁国国主。又作龙凤佑那、凤佑那、张龙佑那、张佑那等。白族先民。传说为白子国(在今云南)国王※仁果第十五世孙(又作九世孙或十七世孙)。《南诏野史》等书云,三国蜀建兴三年(225),

  • 昭简文穆皇太后

    见“梁后”②(2125页)。

  • 许夫人

    宋末元初畲族起义军女首领。畲族,广东潮州人。宋景炎二年(1277)七月,与陈吊眼组织汀、漳一带的畲族人民武装“畲军”,积极参加以文天祥、张世杰等宋臣将领领导的抗元斗争,曾率军助张世杰围攻泉州。元至元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