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夫余
古代夫余族的一支。源出橐离(古貊族的一支,或说即北夫余)。史无专传,所指和所在可归为二说:一说是北夫余东迁的一支,地在东海之滨的迦叶原之地(迦叶原地无考),高句骊始祖朱蒙从其所出;后高句骊强大后,其王以不臣服高句骊,被杀;南北朝之豆莫娄和唐之达末娄,即其国被高句骊灭亡后北渡“那河”的“遗人”。一说即秦汉时立国于松嫩平原的夫余,此又分为两种说法,或说是其在晋代被慕容氏击破后逃到北沃沮时的别称,或说是夫余“西徙近燕后对西徙前夫余的称呼”。
古代夫余族的一支。源出橐离(古貊族的一支,或说即北夫余)。史无专传,所指和所在可归为二说:一说是北夫余东迁的一支,地在东海之滨的迦叶原之地(迦叶原地无考),高句骊始祖朱蒙从其所出;后高句骊强大后,其王以不臣服高句骊,被杀;南北朝之豆莫娄和唐之达末娄,即其国被高句骊灭亡后北渡“那河”的“遗人”。一说即秦汉时立国于松嫩平原的夫余,此又分为两种说法,或说是其在晋代被慕容氏击破后逃到北沃沮时的别称,或说是夫余“西徙近燕后对西徙前夫余的称呼”。
水名。中国大河之一,亦为黑龙江最大支流。今吉林省扶余县以上流段,又曰第二松花江,此以下至注入黑龙江处称第一松花江。以其全程或一段流程与嫩江作为一河见于史载的名称有:弱水(汉至晋对第一松花江与嫩江及同江
傣语音译。旧时云南德宏等地傣族土司辖区内的一级行政单位。相当于区或乡,大小不一,小的辖四五寨,大的10余寨。设㽘头一人,负责下达土司命令和各种粮款差役的摊派,并有权处理辖区内公共事务。由
即“晟丰祐”(1867页)。
清道光朝瑶族起义首领。又名蓝元旷。湖南新宁县麻林峒人。瑶族。虽家境贫寒,但年幼苦学,曾考取秀才,为人正直不阿,好打抱不平,有胆有识,颇孚众望。道光年间(1821—1850),新宁县瑶山八洞一带,官府豪
见“耶律宗真”(1315页)。
明代东蒙古右翼部落。明代汉籍亦译作“兀甚”、“偶甚”等。清代译作“乌古新”、“卫新”、“乌审”等。源于蒙元时期的※“许兀慎”。约明中期,该部分为东西两支,分属※鄂尔多斯和※蒙古勒津(满官嗔,后称土默特
唐时西域康国王,又作笃娑钵提。月氏人,王族温姓。万岁通天年间(696—697),武则天封其为康国王,拜左骁卫大将军。
即“叶什勒池”(539页)。
见“火筛”(392页)。
见“西克辛佛教寺院”(7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