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上京

上京

古地名。中国历史上首都的建号。我国少数民族建号上京的有:①渤海王国王城忽汗城,故址即今黑龙江宁安县西南渤海镇东京城。大钦茂为王时(737—793),仿唐五京之制设。所置地方行政机构曰龙泉府。城,参见※忽汗城。其地为※肃慎故地,渤海国第三世王大钦茂于唐天宝(742—756)末,由※旧国迁都于此,贞元(785—805)时又由此迁都※东京,第五世王大华玙即位,还都,至渤海国亡。亡后京号遂废。 ②契丹(即辽朝)国都,故址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林东镇南波罗城。辽太祖神册三年(918)建城都此。时名皇都。会同元年(938),辽因得后晋所献幽蓟16州地,升幽州(治所在今北京市宣武区一带)为南京,改原南京(故址为今辽宁辽阳市老城区)为东京,定皇都为上京。重熙十三年(1044),辽兴宗升云州为西京后,为辽五京之首京。上京道治所设此。所置地方行政机构曰临潢府。有南、北二城,北城为皇城,系契丹朝廷宫殿及衙署所在;北城名汉城,有东西横街,为市肆和工匠及一般平民活动区。辽亡后,金初沿袭旧称,天眷元年(1138)改称北京,天德二年(1150)废京号,止称临潢。 ③金朝前期都城,后为陪都。故址即今黑龙江阿城市白城子。其地为生女真完颜部发祥地,公元1115年完颜阿骨打建金国称帝,建都于此。初称“内地”,无城郭,星散而居,金太宗天会年间(1123—1135),始建城郭与宫室。天眷元年(1138),金熙宗建号上京。贞元元年(1153),海陵王将国都迁至燕京(今北京市),削上京称号(一说削京号在正隆二年即1157),止称会宁府(初称会宁州,金太宗升为府,治所在上京城内)。大定十三年(1173),金世宗复上京称号。上京路治所设此。城内原建乾元殿等宫殿庙寺,海陵王迁都后为防止反对迁都者留恋故土,于正隆二年遣吏尽焚毁,并“夷其趾,耕垦之”。大定二十一年,金世宗复修了一些建筑,今也无存。

猜你喜欢

  • 琼瓦达孜

    藏语音译。唐代吐蕃宫室名。又译青哇达孜。地在西藏山南琼结。系传说中早期赞普布岱恭杰时所建,系继雍布拉冈宫后之第二座王宫。依山而建,王室相联,至今仍见其雄伟遗迹。※松赞干布之父※囊日松赞自此扩展势力至拉

  • 合答

    见“哈答”(1630页)。

  • 三河

    黄河河源三河交汇处。蒙古语称古尔板,藏语称索尔马,叠称“古尔板索尔马”,意为三河。《蒙古源流》作“锡里木济之三河交会地方”。清代作琐力麻川。据《卫藏通志·黄河》注云,该三河由阿尔坦河与巴尔哈布山水(自

  • 医巫闾山

    山名。中国东北地区最早见于史载的名山,今仍沿用此名。一作医无闾。位于今辽河以西、大凌河以东辽宁省中部,主峰望海山在北镇县西北,海拔867(一说880)米,东北—西南走向,绵亘七八十里。传说舜封12山,

  • 农安县

    县名。在今吉林省西北部。古扶余国都所在地。明置三万卫。清为郭尔罗斯前旗地。光绪十五年(1889)以土地开垦,蒙汉杂处,置农安县。为清末割蒙旗土地而设的县级行政区划之一。

  • 昔木土脑儿

    古地名。见“昔木土脑儿之战”(1346页)。

  • 吾亦可

    见“畏可”(1656页)。

  • 街子

    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随着生产和交换发展自然形成的定期初级市场。即集市。一般是选择一块较为平坦适中的地点,作为交易场所,初无店,亦无其他设施。每逢街日,附近各个村寨的人(包括不同民族)携带自己生产或采猎

  • 宁赞碑

    隋代钦州乌武僚(壮族先民)首领宁贙的石刻墓碑。宁贙(573—608),字翔威,宁长真之弟,世袭钦州土官。此碑刻于隋大业四年(608)。楷书汉字。分33行,每行39字,共计3267字。内容记述宁赞之家世

  • 孟父族帐常衮司

    见“孟父房”(155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