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三河县回民支队

三河县回民支队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其前身是1941年由中国共产党地下党员王一仁(回族)领导的回民小队,它是中共晋察冀冀东区第十三专署下属“冀(县)宝(坻)三(河)”联合县第四区(当时属三河县今属大厂回族自治县)的一个抗日游击队,成立于霍各庄(今属河北省大厂县)。1942年夏在当地抗日民主政府领导下,回民小队与冀县三区模范队的部分队员合并,正式成立“回民支队”,由回民何凤如任支队长,队员包括回、汉族青年。该支队在中共冀中军区十四分区直接领导下,转战于三河、顺义,平谷等县,配合八路军主力,与日、伪、顽匪进行游击战,并为保卫地方政权,开展锄奸,减租减息,以及为前线输送兵员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1945年发展成为3个连。1947—1948年间,人数达2000余。除保留一个营的编制外,其余人员支援地方部队。该支队为冀东的抗日和解放,建树功勋。解放后,除部分成员编入正规军外,其余转入地方工作。

猜你喜欢

  • 肯尼萨尔

    ?—184719世纪哈萨克族民族英雄。一译克尼萨雷,又称肯尼萨尔·哈斯莫夫。左部哈萨克(鄂尔图玉兹)苏勒坦(苏丹)。哈萨克族民族英雄※阿布赉汗孙。清道光十七年(1837)冬,率勇士于途设伏,迎击沙俄哥

  • 克图瓦尔伯克

    清代新疆维吾尔族地方官名。维吾尔语。职司办理工程事务。乾隆二十四年(1759)定为五、七品不等。光绪十三年(1887)废。参见“伯克制度”(1091页)。

  • 斡东

    土族语音译,意为“灵轿”。即木制轿式寿材。旧时青海互助、同仁等地土族葬具。人死后,用其抬至火葬地,将尸体面西置于事先用120片土石块砌成的火化炉灶上,砸碎斡东,以柏树枝点火焚化之。制作精致,尤以老年人

  • 差米

    旧时西藏墨脱宗门巴族地区农奴等级之一。相当于藏区的差巴。约占全宗(相当内地县)农户的92%,是农奴阶级的主体,差和乌拉的主要承担者。领种一定数量的差地,享有对村社公有土地※基萨的使用权。人身依附领主。

  • 休巴休玛

    苗族古歌。流行于湘西泸溪、古丈、吉首、龙山等地区。全歌约5千余行,包括开天辟地、人类起源、射日月,苗族的大迁徙,立村建寨三个大部分。内容有受汉文化或其他民族文化影响痕迹,如盘古、南火为人类祖先,果酥射

  • 特里特勉部

    契丹部族名。原于8部中各析出20户以戍※奚族民,侦候落马河(今内蒙古赤峰市境内西路嘎河)及速鲁河侧,置20详稳(将军),后户口蕃息,辽圣宗时(982—1031)置部,为圣宗34部之一,设节度使统领。隶

  • 赤成仁钦

    1697—1774清代藏传佛教高僧。又名阿旺久占。藏族。出生于四川甘孜邓柯色登萨噶。幼年从叔父学藏文。11岁,从仲巴·贡噶嘉措受沙弥戒,赐名贡噶索南。后入才占寺从噶玛图道学声明、修辞、书法、绘画等。2

  • 浑得移邻稍瓦只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抹里(相当于“乡”,或“乡”下一级单位)名。属应天皇太后※长宁宫下之一抹里。“稍瓦只”,又译作“稍瓦直”,辽景宗※彰愍宫一抹里名“尼母曷烈稍瓦直”,承

  • 恳哲

    ? —1653清初武官。蒙古镶蓝旗人。西鲁克氏。世居巴林地方。初管牛录章京事。崇德七年(1642),从军征明,围锦州,败洪承畴3营步兵。顺治元年(1644),随睿亲王多尔衮入山海关镇压李自成农民起义军

  • 京语

    我国京族使用的语言。与越南语基本相同,越族也称越南语为京语。在我国有1万多人使用京语,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各族自治县的部分地区和附近的若干岛屿上。内部比较一致,没有方言差别。京族大多会汉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