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弄
广西瑶族聚居区之一。位于今都安瑶族自治县境西北,东界下坳、保安,西临红水河,南邻都阳、雅陇,北接板升。广西有名石山区,人们只能在狭谷或盘谷即所谓“峒场”种植庄稼和建立居民点。传说瑶族迁入此地已有三四百年的历史。壮族土官势力深入这一地区后,曾委任瑶族头人当“总管”。1916年当地最后改土归流,但“总管”依然保留。直到1936年把当地划为弄鸡、弄莫、弄甲、拉雅、保上、上花弄、下花弄7个团,改“总管”为“团总”,7个团共辖700多个峒场,“峒”壮语称为“弄”,故名。
广西瑶族聚居区之一。位于今都安瑶族自治县境西北,东界下坳、保安,西临红水河,南邻都阳、雅陇,北接板升。广西有名石山区,人们只能在狭谷或盘谷即所谓“峒场”种植庄稼和建立居民点。传说瑶族迁入此地已有三四百年的历史。壮族土官势力深入这一地区后,曾委任瑶族头人当“总管”。1916年当地最后改土归流,但“总管”依然保留。直到1936年把当地划为弄鸡、弄莫、弄甲、拉雅、保上、上花弄、下花弄7个团,改“总管”为“团总”,7个团共辖700多个峒场,“峒”壮语称为“弄”,故名。
1133—1203金官员。本名宋浦。盖州(治今辽宁盖县)人。女真族。姓斡勒。通女真、契丹字。历任兵部、枢密院、尚书省令史,由大理寺知法,迁右三部司正。练达边事,尝奉命使北边部族,得马4千余匹而归,金世
元末官员。唐兀人,字善卿。幼家贫,侨居松江,从师通诗、易二经,授徒养母。善谐谑,多与名士交游。至正十四年(1354)进士,授绍兴路录事司达鲁花赤(镇守官),继任江南行台镇抚,募民组织果毅军,守护城池。
?—1766清代青海地区藏传佛教活佛,喜惹桑布圆寂后,被选为转世灵童,即塔尔寺阿嘉呼图克图二世。乾隆十一年(1746),奉旨进京朝觐,获殊遇,清帝赐以“述道伯勒各图诺门罕”称号,驻雍和宫,任副札萨克达
清代外札萨克旗之一。一称珠勒都斯土尔扈特卓里克图汗旗。乾隆三十六年(1771)置。土尔扈特汗渥巴锡裔。初驻牧斋尔(今新疆托里及裕民县一带)。三十八年(1773),徙驻珠勒都斯(今焉耆西北)。佐领50。
明朝授予西藏帕木竹巴地方政教首领的封号。洪武(1368—1398)初,遣使招谕卫藏,令举元故官赴京授职。帕木竹巴地方元故灌顶国师章阳沙加监藏“为番推服”,明廷准其一仍旧职,并赐玉印、彩币。六年(137
清乾隆年间居住于汗哈屯山(位于前苏联卡通河西南)乌梁海人总称。旧属准噶尔部管辖。乾隆二十年(1755),清军进攻达瓦齐后,令喀尔喀副将军青衮咱卜等前往抚服。七月,清军至萨噶勒巴什岭,遣副都统敦多卜、贝
①明代天文学家。回回人。祖籍西域。幼好天文学,长而勤学。洪武(1368—1398)初,同马沙亦黑等来华,入仕“回回博士馆”。于历学、算术、推测,能独出新意,被尊为“回回大师”。著有《回回历》,被明太祖
?—559东魏、北齐大臣。字世胄。河南洛阳人。鲜卑元氏。魏彭城王※元勰孙,无上王元邵子,孝庄帝※元子攸侄。好学,英容仪。初避尔朱氏之难,匿于嵩山。后为孝庄帝访获,袭封彭城王。北魏永熙三年(534),孝
见“毛明暗台吉”(361页)。
蒙古自治运动的各派在内蒙古东部地区建立的自治政府。1946年1月16日,在兴安盟葛根庙(今乌兰浩特地区)召开东蒙古人民代表大会决定成立,发布《东蒙古人民自治政府施政纲领》、《自治法》和《成立宣言》,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