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孙子兵法三注》西夏文译本

《孙子兵法三注》西夏文译本

西夏文译汉文兵书。为曹操、李筌、杜牧注。西夏文译者佚名。木刻本,蝴蝶装,页面21.5×14.5厘米。残存101面。版口印“孙子中”或“孙子下”及页码。正文单行大字,面7行,行12或13字,行间有竖线。注解为双行小字,行20字左右。存中卷《军争篇第七》、《九变篇第八》、《行军篇第九》,下卷《地形篇第十》、《九地篇第十一》、《用间篇第十三》以及《孙子名记(传)》的各一部分。另有写本残卷,卷高19.2厘米、长155.7厘米,共存西夏文90行,行17—20字,第1至第16行为下卷的最后部分,第17行记有“孙子兵法三注下卷终”。自第18行至末尾为《孙子名记(传)》。是研究汉文兵书对西夏军事学影响和西夏语文的重要参考文献。1909年发现于黑水城遗址(今属内蒙古额济纳旗)。现藏俄罗斯圣彼得堡东方学研究所。1979年苏联K·Б·克平出版《西夏文译孙子》一书,影印原文,并译成俄文,进行研究。

猜你喜欢

  • 洞人

    侗族旧称。又称“洞苗”、“洞民”、“洞家”。与古代“仡伶”、“伶”和“峒人”有直接渊源关系。分布在今湘、黔、桂交界的广大地区。清初仍行土司制。道光(1821—1850)后已基本改土归流。语言大体同于今

  • 乌古论仲温

    金大臣。本名胡剌。盖州(治今辽宁盖县)按春猛安人。女真族。乌古论氏。大定二十五年(1185)进士。累官太学助教、应奉翰林文字、河东路提刑判官。滑州刺史、河东南路按察副使、寿州防御使。贞祐(1213—1

  • 建昌宣慰司

    见“河东长官司”(1509页)。

  • 钦定回疆则例

    书名。清大学士托津等辑编。8卷。该书是清理藩院在辑编《蒙古则例》的同时,根据平定大小和卓木后清廷处置“回疆”事务的各项政令,由尼克通、阿岳禧等整理而成。嘉庆二十年(1815)颁行。初仅有26条。后又陆

  • 李如璋

    明朝边将。朝鲜族。李氏。辽东总兵官李成梁第四子。以父荫历都指挥佥事。从兄李如松征宁夏,先登有功,累进都督佥事。历任广西、延绥总兵官。

  • 岳希长官司印

    羌族土司官印。铜质、正方形,印面长宽各7.2厘米,厚1.7厘米,椭圆形长把钮,连钮通高10.1厘米。重1000.25克。印文前半部为汉字篆刻朱文,后半部为相应满文朱文,文曰:“岳希长官司印”。印背钮右

  • 释鲁

    契丹遥辇氏部落联盟军事首领。又作室鲁、述鲁。字述澜,又作率懒。姓耶律。玄祖※匀德实第三子,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伯父。迭剌部人。痕德堇可汗时,助辖底(阿保机同族叔父)强行柴册礼,夺取夷离堇(军事首领)要职

  • 喀尔喀赛音诺颜部右翼前旗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东至萨哈勒图,接额鲁特前旗界;西至达郎图陀罗海,接札牙班第达呼图克图界;南至亲格勒图,接本部左翼左末旗界,北至卓赉布拉克,接本部左翼中旗界。有佐领1。会盟于齐齐尔里克盟。康熙二十

  • 吐蕃宣尉司

    元代宣政院所辖地方官署名。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改总制院为宣政院,以帝师领院事。下辖宣慰使司都元帅府3,即:※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今前藏、后藏、阿里及以西拉达克地区)、※吐蕃等处(今甘肃、青

  • 咏僮俗

    描写壮族风俗的诗篇。5首。唐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解,今山西运城县解州镇人)撰;一说明桑悦(字民,江苏常熟人)撰。内容专载柳州壮族风俗习惯:其一写壮族青年男女抛绣球、鸡卜、传木刻;其二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