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知识>高阳县

高阳县

战国燕高阳邑,西汉初置县。以在高河之阳,故名。治今河北高阳县东旧城。属涿郡。东汉改属河间国。西晋改属高阳国。北魏为高阳郡治。隋改属河间郡,唐属瀛州。北宋为顺安军治。金属安州。明洪武三年(1370)迁治今县。明、清属保定府。

猜你喜欢

  • 子期

    ?—前479一称公子结。春秋时楚国人。楚平王之子。官司马。楚昭王十年(前506),楚都被吴攻占,乃随昭王奔随国。吴逼随交出昭王,因与昭王貌相似,愿代替,后因随拒绝吴的要求而罢。楚惠王十年(前479),

  • 道门科范(範)大全集

    书名。唐末五代杜光庭撰。八十七卷。凡拜章、消灾、忏禳、安宅、启醮、设坛、谢罪等仪式皆详列之,保存了道教五斗米道的宗教习俗。收入《道藏·正一部》。

  • 戒律

    ①佛教名词。合梵文Sila(戒、持戒)和Vinaya(律)的意译而成,或仅指“戒”言。戒者,制也,含禁绝、制止之义,有五戒(一不杀生;二不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八戒、十戒、二百五十戒(比

  • 牧民

    《管子》篇名。传为管仲政治思想的记录。提出“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的见解。强调整顿“四维”(礼义廉耻),“四维不张,国乃灭亡”。认为“政之所行,在顺民心”。要求君主亲下,“如月如日”,光照万

  • 韩德让

    941—1011辽蓟州玉田(今属河北)人。韩知古孙。景宗时,代父匡嗣为上京留守,又代父守南京(今北京)。乾亨元年(979),败宋军于高梁河。三年,为南院枢密使。圣宗即位,总宿卫。得承天太后宠信。统和三

  • 耥田

    元代出现的一种新的水稻耘田方式。最早见于王祯《农书》。耘田时,农人手执耘荡,推荡禾垅间草泥,使之溷溺,则田可精熟。较之以前的手耘与足耘,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 蒲陶

    即葡萄。亦作蒲桃、葡萄。源出希腊语batrus,一说乃波斯语budawa之音译。葡萄科,落叶木质藤本。原产伊朗、高加索等地,后传至中亚。据《史记·大宛列传》,大宛诸国皆以蒲陶酿酒,富人藏酒或至万余石。

  • 帝喾

    喾又作俈。相传为上古帝王。姬姓,号高辛氏。或说名夋(《史记·五帝本纪》司马贞索隐引皇甫谧说)。相传是黄帝后裔,十五岁佐颛顼,三十岁登帝位,都于毫(今河南偃师)。商人称之为先祖,所谓“殷人禘喾而郊冥”(

  • 闲闲老人滏水文集

    书名。金赵秉文撰。二十卷。秉文号闲闲老人。集中一些诗赋、策诰和碑铭,曾为《金史》编者参考引用。通行《四部丛刊》本。另有《九金人集》本,增“补遗”一卷。

  • 领军卫

    东汉末、三国魏置领军将军,统禁军,护卫皇帝宫禁。虽有僚属,但未正式建府。晋、南朝、北朝沿之。隋开皇时有左、右领军府,掌禁卫军左、右十二军籍帐、差科、辞讼之事,不置将军,唯有长史、司马等员。大业三年(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