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知识>驱口

驱口

金、元两代对奴婢的称呼。金、元贵族把战争中俘获的人口抑逼为奴,以供驱使,称为驱口,渐成为男女奴婢的通称。驱口成家,称驱户。元代法律规定,驱口是贱民,只能互相婚嫁,不能聘娶良家。驱口是使长(驱口占有者)的财产,与钱、物同,可以任意转卖,也可以用作陪嫁。驱口的子女称为家生驱口(或家生孩儿),身分不变。驱口如果蓄有财产,主人可以各种名义夺去。使长杀死无罪驱口,要受官府处分;杀害有罪驱口,于法不究。只有通过赎身,驱口才能获得良人身分。赎身的驱口仍受歧视,一般还要与使长保持一定的依附关系。

猜你喜欢

  • 海上奇书

    杂志名。清光绪十八年二月一日(1892.2.28)在上海创刊。韩子云(笔名“花也怜侬”)主办,设“太仙漫稿”、“海上花列传”、“卧游集”三门类,分别刊载自著文言短篇、长篇小说和前人笔记小说。 内附插画

  • 南家

    金对南宋人的称谓。蒙古沿用此名,并加复数语尾-S。称为南家思。蒙古人常以南家命名,或译南加、囊家、囊加,男性加语尾歹、台、带、䚟,女性则加语尾真。

  • 闻尘偶记

    书名。清文廷式撰。一卷。撰者曾官翰林院侍读学士,为光绪帝党要员。该书写于光绪二十一年(1895),所记多当时朝野掌故遗闻。对中日甲午战争前后的京城状况、官吏腐败、科场得失,记述尤详。

  • 李岩

    岩(巖);?—1644明末河南杞县人,原名信。举人。因赈灾遭豪绅忌下狱。崇祯十三年(1640)归附李自成,建议均田免粮,作“迎闯王,不纳粮”等歌谣,饥民闻而响应。十六年任制将军。十七年克北京时主招抚吴

  • 西狭颂

    全称《武都太守李翕西狭颂》。东汉摩崖刻石。在今甘肃成县。隶书。灵帝建宁四年(公元171年)刻,歌颂李翕平治西狭阁道的事迹。颂前有《李翕黾池五瑞图》,刻有黄龙、白鹿、嘉禾、木连理等图像,宣扬李翕在黾池修

  • 紫微省

    官署名。即中书省。唐开元元年(713)改,五年复名中书省。

  • 弘吉列

    即“弘吉剌”。

  • 刘黑闼

    ?—623隋贝州漳南(今河北故城东北)人。家贫无以自给,少与窦建德友善。隋末,从郝孝德起义,后为李密裨将。唐武德元年(618),瓦岗军被王世充击败,逃归窦建德,为将军,封汉东郡公。骁勇多谋,所战多克,

  • 太史监

    ①官署名。隋大业三年(607)改太史局置,掌天文星历,以令、丞为长官。其后名称屡有变更。详“太史局”。②官名。唐开元二年(714)置,为太史监长官,员二人,正五品上。三年,定为员一人,升从四品下,其下

  • 中国历史

    历(歷)书名。一名《中国历史教科书》。清末陈庆年纂。六卷。章节体。光绪三十年(1904)成书。陈氏以日人桑原隲藏《东洋史要》为依据,去粗取精,纂为此编。将中国历史分为上古(太古至秦统一),中古(秦至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