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知识>革命方略

革命方略

同盟会文件。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秋冬间由孙中山、黄兴、章太炎等人编定。共包括八个文件:《军政府宣言》、《军政府与各处国民军之关系》、《招军章程》、《招降清朝兵勇条件》、《略地规则》、《对外宣言》、《招降满洲将士布告》和《扫除满洲租税厘捐布告》。主要内容是:(1)宣布国民军宗旨为推翻清朝政府,建立国民政府;号召国民军官兵与全国民众同心戮力共负其责。(2)规定革命后军政府先实行军法之治、约法之治,而在宪法之治时期解除军政大权(3)制订国民军的编制、赏恤、纪律与征兵扩军办法。(4)确定军政府的对外方针政策与对国民军占领地区的统治管理办法。嗣后不少地区革命党人发动武装起义时,都在一定程度上实施了上述部分内容。

猜你喜欢

  • 拂朗

    又译佛朗、拂郎。元代波斯人将欧洲人统称为Frank,拂朗即其音译,泛指欧洲诸国。

  • 幽都府

    辽会同元年(938)升幽州置,建号南京。治蓟北、幽都县(今北京城西南)。辖境相当于今北京市、天津市海河以北及河北南拒马河、大清河以北,遵化市、玉田县、天津宁河县以西,河北紫荆关以东地区。开泰元年(10

  • 许半圭

    ?—1525明上虞(今属浙江)人,名璋,以字行。终生不仕,白袍草履,潜心性命之学。为王守仁塾师,教以奇遁诸书、武侯阵法。尝出访陈献章弟子李承箕,质疑问难而返。光绪《上虞县志》谓王守仁平宁王朱宸濠之乱,

  • 鬼阎

    春秋宋地。在今河南西华县东北。《左传》昭公二十年(前522):宋华、向之乱,公子城、公孙忌等出奔郑,“其徒与华氏战于鬼阎,败子城”。杜预注:“颍川长平县西北有阎亭。”

  • 梅市

    见“灯市②”。

  • 心史

    书名。又称《铁函心史》。作者署名郑思肖。二卷。是书在明崇祯十一年(1638)冬发现于苏州承天寺枯井中,铁函封匮,锢以垩灰。外题“大宋铁函经”,内署“大宋孤臣郑思肖百拜封”。据书后作者自叙,内咸淳集、大

  • 唐文扆

    ?—918唐末五代人。宦官。事前蜀高祖(王建),为内飞龙使,典禁兵,参预机密。与后主母徐贤妃朋比为奸,紊乱朝政,后主(王衍)得为太子,其力居多。高祖病危,以兵入宿卫,谋尽去诸大臣,不果。后主即位,贬流

  • 段文昌

    773—835唐齐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人,字墨卿,又字景初。世客居荆州。初依剑南节度使韦皋,后以文章自荐于李吉甫。吉甫为相,授监察御史,迁左补阙。宪宗召为翰林学士,迁中书舍人。穆宗立,擢中书侍郎、

  • 巴勒布

    藏语音译。(1)国名。清代文献中用以指尼泊尔,尤指十八世纪中叶廓尔喀王朝统一尼泊尔全境前在尼泊尔河谷的三个分立的政权,即叶楞(今帕坦)、库库木(今巴德冈)、阳布(今加德满都)。清雍正十二年(1734)

  • 肆长

    官名。(1)《周礼》地官之属。掌市肆摊档货物买卖。(2)隋代司农寺京市署置四十员,大业三年(607)京市署改隶太府寺后罢。唐代称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