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知识>隐元

隐元

1592—1673

明末清初福清(今属福建)人,俗姓林,名隆琦,以号行。二十九岁出家,先学《法华经》,又习《楞严经》,属临济宗杨岐派人。住黄檗山。南明永历八年(1654)应华籍日僧逸然之请,得郑成功之助,从厦门到达日本长崎兴福寺。后谒将军德川家纲。宽文元年(1661)在京都宇治创建万福寺,开黄檗宗,是为初祖,广传禅法。日皇室赐“大光普照国师”。著有《普照国师语录》、《普照国师法语》、《弘戒法仪》、《松堂集》、《太和集》等。

猜你喜欢

  • 散曲

    元代新兴的诗歌体裁。有小令和套曲两种基本格式。小令是独立的支曲,套曲是同一宫调的二支以上曲子相联,有尾声,一韵到底,又称散套或套数,联缀曲牌可多可少,最多可有三十四支。

  • 封冢

    汉代大臣死后追封爵位。《汉书·张汤传》:“上追思贺恩,欲封其冢为恩德侯。”颜师古注:“身死追封,故曰封冢。”

  • 张恭

    1877—1912清末浙江金华人,一名临,字伯谦,号万平。光绪举人。早年在浙东组织积谷会、千人会等反清会党,后组龙华会,充副会主。又参加光复会,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与徐锡麟、秋瑾等共组浙东光复军

  • 汪吉河

    元太宗至宪宗时的驻冬地。《元史》作“汪吉之地”。罗洪先《广舆图》作汪吉河。今蒙古国翁金河。

  • 提陀

    史籍对宋桂西羁縻州县中壮族村民的总称。据《桂海虞衡志》载,羁縻州县中,除土官贵族外,“余民皆称提陀,犹言百姓也”。《赤雅》亦云:“土目称其酋曰布伯,谓其百姓曰提陀。”“提陀”之中,有峒丁、田子甲、马前

  • 副军校尉

    官名。三国吴置。领兵大臣年迈有病,则任其子,协助处理军务。《三国志·吕范传》:“后范寝疾,拜(子吕据)为副军校尉,佐领军事。”

  • 蒲坂县

    坂亦作反,又作阪。秦置。治今山西永济市蒲州镇。地当河东通往关中的要冲,历代为兵家攻守重地。《史记·淮阴侯列传》:西汉高帝二年(前205),韩信率兵击魏王豹,“魏王盛兵蒲坂,塞临晋”,即此。汉至北周皆为

  • 恒产说

    孟子仁政理想内容之一。《孟子·滕文公上》:“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要求“制民之产”,实行“井田制”:“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

  • 枚乘

    ?—约前140西汉淮阴(今江苏淮阴南)人,字叔。初为吴王濞郎中。见濞阴谋叛乱,奏书谏之。吴王不听,遂去吴至梁。景帝前元三年(前154)吴楚反,复以书劝说吴王罢兵。及七国之乱平,由是知名。任弘农都尉,以

  • 部郎

    明清中央各部郎中、员外郎之统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