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知识>阿拉善额鲁特部

阿拉善额鲁特部

又称西套额鲁特。为清代阿拉善额鲁特旗札萨克和硕亲王游牧地,在贺兰山以西。系和硕特拜巴噶斯、顾实汗后裔部属。康熙二十五年(1686),顾实汗之孙和罗理请给牧地,清廷命于宁夏、甘州边外(即今内蒙古阿拉善左、右两旗和磴口县境)游牧。二十八年,拜巴噶斯之曾孙罗卜藏衮布阿拉布坦卒,其部众自玉门西布隆吉尔东入阿拉善境游牧。三十六年,清廷将和罗理、阿拉布坦部众合编为一旗八佐领,定名阿拉善和硕特额鲁特旗,以和罗理为札萨克,总理旗务。乾隆三十年(1765),和罗理孙罗卜藏多尔济以功晋和硕亲王。

猜你喜欢

  • 扎萨克图汗部

    即“札萨克图汗部”。

  • 赛典赤赡思丁

    1211—1279元回回人,原籍西域不花剌(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人,一名乌马儿。伊斯兰教圣裔。元太祖成吉思汗西征时迎降,充任宿卫。太祖常以不花剌人对贵族之称“赛典赤”呼之而不名。历太祖至世祖五朝,均

  • 辨宗论

    全称《与诸道人辨宗论》。篇名。晋宋间谢灵运著。为讨论关于“成圣”、“成佛”之道的争辩文章。时名僧竺道生倡导“顿悟成佛”新论。谢灵运承其说,指明此论取释学之“能至”和儒学之“一极”,实为二学之调和。竺道

  • 书断

    书名。唐张怀瓘撰。三卷。成于开元十五年(727)。录古今书体及能书人名,述源流,品优劣。上卷列古文、大篆、籀文、小篆、八分、隶书、章草、行书、飞白、草书十种书体,探其源并系以赞。中、下卷按神、妙、能三

  • 广阳国

    西汉本始元年(前73)改广阳郡为国。治蓟县(今北京城西南隅)。永光三年(前41)后辖境相当今北京市(房山区除外)、大兴县及河北固安县地。东汉初废入上谷郡。

  • 平虏将军

    官名。东汉建安间曹操置,孙权亦置,南朝梁、陈沿置。梁天监七年(508)定为武职二十四班中的五班,大通三年(529)定制后列为武职三十四班中的九班。南朝陈改为拟八品,比秩六百石。

  • 阿史那元庆

    ?—692唐时突厥族将领。西突厥阿史那弥射子。初任左豹韬卫翊府中郎将。垂拱元年(685)擢为左玉钤卫将军,袭父爵兴昔亡可汗,兼昆陵都护。又拜镇国大将军,行左威卫大将军。后被来俊臣诬告,遇害。

  • 罗贯中

    元太原(今属山西)人,号湖海散人。卒于明初。生平事迹不详。撰有杂剧《风云会》,今存。有历史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三遂平妖传》。明刊《水浒》或题罗贯中编次。

  • 黄河图说

    篇名。明刘天和撰。是刘任治河总督时为治理黄河而撰写的碑文。其中写道:“盖尝周咨广视,历考前闻而始得之,其原(因)有六焉。河水至浊,下流束隘停阻则淤,中道水散流缓则淤,河流委曲则淤,伏秋暴涨骤退则淤,一

  • 甘水仙源录

    书名。元全真道士李道谦编。十卷。收录有关全真道的诏书和碑文。书成于至元二十五年(1288),自序称全真祖师王重阳于金正隆四年(1159)在终南山甘河镇遇仙,饮神水得道,故以名书。书存《道藏》第六百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