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知识>闱捐

闱捐

清代地方政府征自典卖土地、房屋等不动产中的一种杂税。业主持契到官府用印,除按成交额每两征银三分作为税契银外,每两还须另交银一分,以佐文武乡试经费之不足。其制,雍正七年(1729)始于广东,后渐及各省。

猜你喜欢

  • 杨辉

    南宋临安(今浙江杭州)人,字谦光。数学家。景定二年(1261),作《详解九章算法》,后附《纂类》,共十二卷。所载北宋贾宪(约十一世纪)开高次幂方法及“开方作法本源图”,较中亚阿尔·卡西的类似图表(14

  • 挨选

    清代吏部铨选制度。乃月选班秩之一。按例应选官员,在本班中,依照先后次序选用,称为挨选。

  • 学子

    旧时对从学者之称谓。犹谓学生。《诗·郑风·子衿》:“青青子衿。”郑玄笺:“青衿,青领也,学子之所服。”

  • 善卷

    卷又作绻。相传为尧、舜时贤人。尧曾向其问道,舜欲以天下让之,他不受而隐去(《庄子·让王》、《吕氏春秋·下贤》)。

  • 检讨官

    见“检讨”。

  • 笔匠

    吏职名。唐弘文馆、崇文馆、司经局、秘书省各置若干人。

  • 对数

    数学名词。logarithm的中文译名。清初由波兰耶稣会士穆尼阁介绍到中国,最早见于穆尼阁和薛凤祚合译的《比例对数表》中。此书用“比例算”代表等比级数,以“同余算”表示等差级数,两者对应排列,说明对数

  • 水底鸣雷

    一种触发水底沉雷。明时使用。将雷放密闭的大缸内,沉于水底,上横绳索,置水面下一二寸处,并与雷体内发火装置相连,敌船触绊索,火发雷炸以击船。

  • 天赐礼盛国庆

    西夏惠宗年号(1070—1074)。凡五年。

  • 清黄

    官吏审核制度。清理贴黄之省称。明代清理文武官员名籍,文职官由吏部稽勋司主持,每年春秋二季进行。凡官员升调、改降,则续附转贴;事故官员则揭去贴黄,另填事故册。武官三年一次,由兵部侍郎一人主持,都御史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