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知识>长史

长史

官名。(1)战国秦置,掌顾问参谋。秦汉沿置。西汉时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府及大将军、车骑将军等主要将军幕府皆置,为所在府署诸掾属之长,秩皆千石。掌府中诸务,并佐府主参预国政,其中丞相长史职权尤重。东汉三公府、诸主要将军府皆沿置,秩千石。魏晋南北朝时诸公府、将军府及诸王府沿置,主持府务,其中司徒(丞相、相国)府自西晋起设左、右长史,除府务外,掌全国民政户籍、官吏选举考课等事务。隋唐时期诸卫、诸军、东宫诸率府及诸王府亦置。宋代唯亲王府置。明代置为诸王府长史司长官,左、右各一人,掌王府政令,并领庶务。清代亲王、世子、郡王、长子府沿置,乾隆五十一年(1786),固伦公主府亦置,掌督帅府僚,总理庶务。(2)地方官府佐官。西汉置,诸边郡于丞外复置此职,佐太守掌兵马,秩六百石,内郡亦有置者。东汉时诸边郡、属国不置丞而置此职,掌兵马,常称为将兵长史。不置西域都护时,以西域长史代行其职,主护理西域诸国事务。度辽将军、护羌校尉、护乌桓校尉亦置。魏晋南北朝时期诸护夷蛮中郎将、校尉多沿置。隋唐时期诸都督府、都护府、州府皆置,但除扬州、益州等大都督府长史在中期以后例兼本镇节度使外,其余多无实际职任,用以安置闲散及贬谪官员。(3)宋代置,为散官名。用为士人恩赏,或安置贬降官员,皆无实际职权。

猜你喜欢

  • 尚仪局

    官署名。宫廷女官六局之一。隋炀帝始置,掌宫中经籍纸笔几案,礼仪起居,宾客觐见等事。设尚仪二人,下辖司籍、司乐、司宾、司赞四司,各分置女官司、典、掌以掌其事。唐沿置。宋、金置而不称局。明沿唐制,永乐以后

  • 元次山文集

    书名。唐元结撰。结字次山。十卷。宋时辑本不一,已非原貌。明时有湛若水校本,始称《元次山文集》。《四部丛刊》影印明本。1960年中华书局出版《元次山集》。

  • 元初

    东汉安帝年号(114—120)。凡七年。

  • 苏三娘

    一作苏三妹。清广东灵山(今属广西)人。其夫苏三系天地会首领之一,被害,她立志报仇,变卖家产聚众数百,后所部扩至数千,所至劫富济贫。道光三十年十二月(1851.1)率部至桂平大湟江口加入太平军。后随太平

  • 列王

    ①太平天国《钦定敬避字样》规定:只有天父天兄天王幼主可称王或君,余外称列王。②太平天国后期滥封王爵,封王而不定王号者,称为“列王”。

  • 赤窟

    又译赤古、赤苦、赤驹等。蒙古弘吉剌氏。按陈那颜之子,娶成吉思汗女秃满伦公主,称古列坚或驸马。成吉思汗建国,为千户功臣之一。蒙古攻金,在德兴府(今河北涿鹿)失利,他与拖雷回师猛攻,先登。太宗八年(123

  • 王士珍

    1861—1930直隶正定(今属河北)人,字聘卿。行伍出身。北洋武备学堂肄业。甲午战后助袁世凯小站练兵,任工程学堂总办兼工程营管带。清光绪 二 十 八 年(1902)任步兵第一协协统。为“北洋三杰”之

  • 唐昭宗

    867—904即李晔。唐代皇帝。公元888—904年在位。初名杰,又改名敏。懿宗第七子。僖宗同母弟。初封寿王。僖宗死,为宦官杨复恭等拥立。颇有兴复之志。时朋党倾轧,宦官擅权,藩镇跋扈。宰相崔胤谋借藩镇

  • 云南大理白族先民语汇之一的音译,意为汉语中君王对臣僚的称呼卿。《新唐书·南诏传》:“王自称曰元,犹朕也;谓其下曰昶,犹卿尔也。”南诏《骠信诗》小注亦云:“谓卿曰昶。”

  • 张璘

    ?—994一作张嶙。北宋人。初为西川行营指挥使,隶王文寿。淳化五年(994)随文寿前往镇压张余农民起义军。因文寿苛酷,遂率众杀之,以部众五百余人,归附张余。旋被其部属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