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知识>金墉城

金墉城

三国魏明帝时筑。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雒阳故址西北角。南曰乾光门,东曰含春门,北曰䢰门。又置西宫(西晋改为永昌宫)于城内。魏、晋时被废的皇帝、后妃都安置于此。城小而固,为攻战戍守要地。东晋太宁三年(325),后赵将石生保金墉,刘曜遣刘岳等攻之,不克;咸和八年(333),后赵石朗举兵于洛阳讨石虎,虎攻石朗于金墉,金墉溃,获朗,皆即此。北魏初,金墉为河南四镇之一。隋洛阳城西迁后,金墉遂在洛阳之东。隋末,瓦岗起义军曾据此进逼洛阳。唐贞观元年(627)洛阳县移治金墉城,六年移治今洛阳市,金墉城遂废。今称故址为阿斗城。

猜你喜欢

  • 祭堂子

    满族对天、神、祖先特有的祭祀。又称谒堂子、堂子之祭、堂祭。初沿女真人祭祀习俗,无固定处所,满族建立政权后,才固定在庙宇内或室外举行。入关前主要是借以宣告出兵缘由及申明军纪,政治色彩较重。入关后始有定制

  • 留吁

    春秋时族名。赤狄的一支,系潞氏之余。居今山西屯留东南。公元前593年为晋所灭。参见“潞氏”。

  • ?敖

    即“孙叔敖”。

  • 松桃厅

    清雍正十年(1732)置,隶铜仁府。嘉庆二年(1797),升为直隶厅。即今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1914年废厅改县。

  • 崞县

    ①西汉置,因崞山得名。治今山西浑源县西。东汉末废。晋初复置。《魏书·序纪》:西晋永嘉四年(310),刘琨“徙马邑、阴馆、楼烦、繁畤、崞五县之民于陉南”,以其地予拓跋猗卢,即此。北魏改为崞山县。汉、晋属

  • 台湾纪略

    书名。(1)清林谦光撰。一卷。撰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清统一台湾之后。分形势、沿革、建置、山川、沙线礁屿、城郭、户役赋税、学校选举、津梁、天时、地理、风俗、物产等十三篇。附以澎湖略图。系清经营台湾

  • 上变

    见“上言变事”。

  • 松森

    清满洲正蓝旗人。爱新觉罗氏,字吟涛。宗室。同治进士。历任詹事府詹事、内阁学士。光绪六年(1880)任盛京礼部侍郎,转盛京刑部侍郎。十三年擢都察院左都御史,历二年迁理藩院尚书。二十年辞官。

  • 吕范

    范(範);?—228三国时汝南细阳(今安徽太和东)人,字子衡。少为县吏,后避乱寿春(今安徽寿县),率私客百人归孙策。时策母在江都,乃使迎之共就丹阳太守吴景。东汉兴平二年(195),从策攻破庐江,又平丹

  • 耶律化葛

    即“耶律滑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