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知识>采铜伯克

猜你喜欢

  • 武备寺

    官署名。元代置,掌兵器制造及其收储、给发。至元五年(1268)始置军器监。二十年,改为武备监,隶于卫尉院;二十二年,分立,改称武备寺。大德十一年(1307)升武备院,至大四年(1311)复为寺。秩正三

  • 左司

    官署名。(1)初为尚书都省办事机构。隋、唐、五代皆置。隋代有郎一员,唐代有郎中、员外郎各一员,为尚书左丞副贰。掌监督管理吏部、户部、礼部十二司政务。北宋元丰改制后,监管吏部、户部、礼部、奏钞房、班簿房

  • 亚饭干

    古乐官。名干。古时天子诸侯进餐要奏乐。《论语·微子》:“亚饭干适楚。”其活动时代有商纣时、周厉王时、周平王时、鲁哀公时等说,多数学者从鲁哀公时说。

  • 左街使

    官名。唐代左、右金吾卫属官。有左、右街使,各置一员,掌分察六街徼巡,入夜则以骑卒巡行、武官暗探。

  • 詹同

    明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初名书,字同文。幼聪慧,称才子。元至正中,举茂才异等,授郴州学正。后仕陈友谅,为翰林学士承旨兼御史。朱元璋下武昌,召为国子博士,赐今名,教功臣子弟《易》、《春秋》,以学识渊博

  • 铁斤泽

    即“地斤泽”。

  • 大丰簋

    即“天亡簋”。

  • 节度观察留后

    后(後)官名。唐末、五代节度使不在本镇则置,代行节度使之职。宋初沿置,多不赴任,用为三品武臣寄禄官。元丰改制,改为正四品。位节度使下、观察使上。政和七年(1117)改名承宣使。

  • 红灯教

    又名阴操,或称少林神打。民间秘密宗教之一。由青莲教系统的会道门与神拳相互融合而成,以降神演武、照光、拜灯为特点,流行于四川等省。光绪二十六年(1900)与流入四川的北方义和团团民联合发动起义,故称红灯

  • 右玄义

    见“左玄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