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知识>郎中

郎中

官名。(1)战国为郎官通称。侍从君主左右,参与谋议,执兵宿卫,亦备差遣出使。秦、西汉掌执戟殿下,守卫宫殿门户,出充车骑扈从,又分车、户、骑郎,隶郎中令(光禄勋)所辖郎中车、户、骑将。其初多由功臣子弟充任,地位亲近尊显,后稍减,位次中郎、侍郎,秩比三百石。任满一定期限,选补内外官职。东汉罢郎三将,遂分隶五官、左、右中郎将三署,名义上备宿卫,实为后备官吏人材。魏、晋虽罢五官、左、右三中郎将署,仍置郎中,州郡所举秀才、孝廉多先授郎中,再出补长吏。(2)郎中令的省称。(3)西汉武帝以郎官供尚书署差遣,后成定制。东汉尚书台置三十六郎,亦称郎中,秩四百石。协助诸曹尚书处理政务,其初上台者称守尚书郎中(一说初上台称守尚书郎,满岁称尚书郎中)。秩位虽轻,职显权重。魏、晋、南北朝为尚书省郎曹长官,与“尚书郎”互称。位次尚书、左右丞,分曹执行政务,其职清美。魏、晋、宋六品,梁吏部十一班、诸曹五班,陈四品、六百石,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五品上,二十三年改六品,北齐六品上。唐代置为尚书省左、右司及吏、户、礼、兵、刑、工六部诸司长官,历代因之。位居尚书、侍郎、左右丞下,为尚书省重要官员。吏部正五品上,诸部从五品上。龙朔二年(662)改左、右司郎中为左、右丞务,诸司郎中为大夫,咸亨元年(670)复旧。五代因之。北宋前期为五品寄禄官,不预部司公务,元丰改制后,始成为职事官,左、右司正六品,六部诸司从六品。辽代为南面朝官,无实际职掌。金、元尚书省(中书省)左右司仍置,正五品;六部不置诸司,故与侍郎并为尚书副贰,从五品。元代行中书省(行尚书省)及大宗正府亦置。明初六部所置亦不分司,后仍置为六部诸司长官,正五品。清初六部诸司长官称理事官,顺治元年(1644)改此名,正三品,顺治十六年改正五品,寻升正四品,康熙六年(1667)升正三品,九年改正五品。除六部诸司外,理藩院各司、宗人府、太仆寺、内务府、步军统领衙门、陵寝衙门等官署皆置。宗人府、陵寝衙门专任满人,其余官署参用满、蒙、汉及宗室,员额不等。雍正二年(1724),宗人府所置郎中复改名理事官。光绪中先后成立外务部、民政部、度支部、学部、陆军部、法部、农工商部、邮传部等,其所属各司亦置。清亡遂废。(4)北宋初对太常博士、大理评事等官的别称。《宋史·职官八》载,太宗淳化元年(990),翰林学士宋白等请:自今“太常博士,大理评事并不得呼‘郎中’”。

猜你喜欢

  • 于厥里

    即“乌古”。

  • 佤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自称有佤、布饶克、巴敖克、阿佤、阿卧。他称有阿佤、佧瓦·拉等。分布在云南省沧源、西盟、孟连、耿马、澜沧、双江、镇康等县和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及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以沧源和西盟为其主要

  • 玄奘别传

    即“大唐西域记”。

  • 察罕格根

    即“棍噶扎勒参”。

  • 王棱

    晋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北)人,字文子。王导从弟。西晋末渡江,为司马睿丞相从事中郎。出为豫章太守,加广武将军。知从兄敦骄傲自负,有罔上心,日夕谏诤,敦不能容,潜使人害之。

  • 伊陵尸逐就单于

    ?—172东汉时南匈奴单于。名居车儿。建和元年(147)呼兰若尸逐就单于死,得立为单于。延熹元年(158)南匈奴诸部与乌桓、鲜卑等联兵侵扰缘边九郡。东汉遣北中郎将张奂讨平之。奂以单于不能统理国事,拟废

  • 国民积存金票

    清末国家行使钞票种类之一。光绪三十年(1904),江苏候补道刘世珩拟制,由清政府批准行使。中国国民存放金款于国家银行,按月给以官息,限期凭积存者之意图可兑易寻常通用之钞票、汇票等。

  • 支那保全分割合论

    篇名。孙中山撰。刊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江苏》杂志第六期。为驳斥帝国主义鼓吹“保全”清政府、“分割”中国领土而作。指出清政府为君主一人之产业,政治腐败,日趋消亡,无可保全。中国统一已数千年,无

  • 白田镇

    在今广西平乐县东南。北宋皇祐四年(1052),侬智高攻贺州,不克引还。广东都监张忠邀击之于白田,败没,即此。

  • 屈家岭文化

    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因1955年首先在湖北京山屈家岭发现而得名。年代约当中原地区龙山文化早期。主要分布在江汉平原,北达黄河南岸。主要遗址有京山屈家岭和朱家嘴、天门石家河、郧县青龙泉、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