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知识>赎刑

赎刑

指古代犯人用财物代替和抵销其刑罚的制度。赎刑由来已久。《尚书·舜典》有“金作赎刑”。据《国语·齐语》记载,管仲曾制重罪赎以犀甲,轻罪赎以盾。《睡虎地秦墓竹简》有赎黥、赎耐、赎迁等规定。汉惠帝时规定,买爵三十级(一级值钱二千)可以免除死刑。汉武帝时赎死罪事例颇多,但非常法。至东汉时才渐成定制。汉明帝下诏:“天下亡命殊死以下,听得赎论。”并规定各种罪行赎免的缣帛数。经魏、晋、南北朝至隋,进一步沿用。唐代法律规定尤为详尽。凡属应议、应请、应减人员及九品以上官,以及七品以上官的祖父母、父母、妻子、孙犯流罪以下的,均可用铜赎罪,但犯五流者不准。宋代有赎铜之制,犯罪官员可以铜赎罪。规定笞十下,赎铜一斤,至五十下五斤;杖六十下,六斤,至一百五十斤。徒、流、绞、斩也各有规定。纳铜期限因罪轻重而长短不一,遇赦可免纳。至明代,颁行赎例规定笞、杖、徒、流等刑罚纳赎的具体折算办法,如宣德二年(1427)赎例规定,笞杖罪囚,每十赎钞二十贯。分作工、运囚粮、运灰、运砖、运水和炭、赎米、赎钱各类方式亦均可折银。清代赎刑有三:一为纳赎,以军民犯公罪和生员以上犯轻罪为限。事实上,官员犯笞、杖、徒、流及杂死罪等一般均可以赎罪;贪赃、真犯死罪、十恶、常赦所不原,干名犯义,受财故纵,奸、盗、杀伤人等均不许赎。无财力赎者,照原判执行。二为收赎。适用于老幼废疾、天文生。妇女犯徒刑罪也可按规定赎罪。三为赎罪。适用于官员正妻,照例不能执行笞杖等等的罪犯。除以上三种赎刑外,又有捐赎。历代赎罪财物,最初用铜,汉时用粟、缣,改以黄金计价。晋和南朝宋、齐兼用金、绢,唐、宋用铜。辽时赎铜输钱,金代得以马牛杂物代铜,元用中统钞,明代一度纳钱纳马,后来纳钞、纳钱、纳米相辅而行。清用银两。

猜你喜欢

  • 复阳县

    ①西汉元康元年(前65),封长沙顷王子延年为复阳侯国于此,因在土复山之阳得名。元延二年(前11)改置为复阳县,治今河南桐柏县东。属南阳郡。西晋废。②西汉置,治今河北故城县西。属清河郡,东汉废。

  • 韦方质

    ?—690唐雍州万年(今陕西西安)人。韦云起孙。光宅元年(684),官至凤阁侍郎、同平章事。曾改修《垂拱格式》,多所损益。次年,同凤阁鸾台三品。武承嗣、武三思恃宠用事,诸宰相皆倾附之,唯其托疾不礼,不

  • 主计处

    官署名。清末海军部所属机构。宣统二年(1910)设。掌核计本部各项出入款目,各省支出海军款目,并办理海军统计报告事宜。辖统计、会计两科。置处长一人,科长二人,科员八人,录事六人。

  • 方东树

    1772—1851清安徽桐城人,字植之,晚号仪卫老人。早年师事姚鼐。曾为幕僚。历主广东廉州、韶州与安徽庐州、亳州、宿松讲席。著《汉学商兑》,极力排斥乾隆时盛行的汉学,提倡程朱理学,自谓生平读书“惟于朱

  • 家铉翁

    1213—约1294南宋眉州(治今四川眉山)人,号则堂。以荫补官。知常州,有政声。迁浙东提点刑狱。官至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元兵至临安近郊,丞相吴坚、贾余庆檄天下守令以城降,他拒绝在檄文上署名。旋

  • 骄福

    骄又作娇、桥;福又作祸。相传为根水氏之女,老童之妻,生重及黎(《山海经·大荒西经》郭璞注引《世本》)。

  • 张尧佐

    987—1058北宋河南永安(今河南巩义东南)人,字希元。仁宗张皇后伯父。举进士。通晓法律。为殿中丞,知犀浦县,县多田讼,他正其疆界,讼事顿减。累迁端明殿学士、三司使。皇祐中,一日之间,拜淮康军节度使

  • 黄淮

    1367—1449明浙江永嘉(今温州)人,字宗豫,别号介庵。洪武进士,授中书舍人。成祖即位,与解缙等入阁,预机密重务。成祖北巡,留京辅太子监国。因太子遣使迎驾迟,系诏狱十年。仁宗即位,获释,再入阁,历

  • 北络车

    明代流行于北方的络丝工具。车以细轴穿篗,措于车座两柱之间。一柱独高,中为通槽,以贯其籆轴之首。一柱下而管其籆轴之末。再以脱軠之丝张于柅上,上作悬钩,引致绪端,逗于车上。一人操作,右手牵绳掉籆,左手理丝

  • 卫生白话报

    杂志名。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四月在上海创刊。月刊。介绍卫生常识,进行卫生教育。设卫生、戒烟实验谭、卫生问答等栏目。